萬物始元
肖清和整理、录入
萬物始元
BnF Chinois 6927
萬物始元第一章
天主肇成天地,而兩間凡有形無形之物,莫非其工也。非用材,皆從無而作之;非使器,非待助,其旨所至,一言即成。所為無他,特為本熒矣。且非須俄似不得已而作之,乃分工於六日。首日作光;次日作諸天;第三日分旱海,使地產草木;第四日作日月星;第五日作魚鳥;第六日使獸蟲自土而出。然後另作人以掌餘物也。第七日工既畢而主歇,即不新物作矣。主將作人,商議于己內曰:我曹宜作人為吾肖像矣。遂以(1)土造肉軀,然後噓之以活氣。即自無做靈魂,與身結之而成人矣。夫靈魂且為天主肖像者也。以其體無氣無形之純神,永生不死,能知能愛,而其知愛能向天主者畧似天主也。蓋天主自是至清至神,其尊無對,其善其德其福等妙情皆無盡無限,以知以愛而孳育于己內者也。主先作男,後作女,為男之伴矣。且作女以男之一肋而成之,欲表夫婦宜愛相合,似一體之義也。婚配之禮始定焉。主祝男女曰:汝等可長可繁,以滿地面,以主潛動飛矣。賜之以草木為糧矣。元(2)男名亞當,女名厄娃。主置之于名種美樹之園,四河所潤者,即地堂即樂域也。二人體裸而心無愧怍。蓋所見于己者,皆既主純工自為正善也。所需供備莫闕,無傷無病矣。倘不食主所禁一樹之菓,亦可免死。主時設此,一為表忠順之饑也。二人與主交親炙,而安享福。為人,上主已肇成諸使,神體純靈,性高于人者也。
萬物始元第一章問荅
問:天地萬物是誰做的?荅:是天主做的。問:天主做天(3)地萬物用何材料?荅:毫不用材料,從無做萬物。問:不用材料,如何做許多物?荅:天主能是無窮的。不論願做何物,一命就有。問:天主何意造天地萬物,是何意?荅:意欲廣顯自己的熒光。問:天地萬物之工天分幾天?荅:分六天。問:頭一天做何工?荅:做光。問:第二天做何工?荅:做各層之天。問:第三天作何工?荅:分旱海而使地出草木。問:第四日做何工?荅:做日月星。問:第五天做何工?荅:做魚鳥。問:第六天做何工?荅:使地出獸蟲。問:還做何工?荅:終做人。問:第七天主做工否?荅:不(4)做新物就歇安了。問:天主何故意第七日歇安了。荅:欲示人可以七日之一停百工,專務善事,以造天主之永安。問:天主如何作人?荅:用土造人之肉軀,後作靈魂,與肉身結合。如此成男人了。問:如何做女?荅:用男之以肋骨而做之。問:何緣如此?荅:以明夫婦宜相愛相合似一體之理。問:元男有何名?荅:名亞當。問:元女有何名?荅:名厄娃。問:亞當厄娃二人天主安置他們在何處?荅:安在地堂。問:何謂地堂?荅:就是各種美樹之園。問:二人在地堂與我們如今同否?荅:千萬不(5)同。問:有何不同?荅:二人身安樂,無傷無病,心明白正善,無蒙昧,無私慾。問:二人食何糧?荅:食菜菓。問:穿何衣?荅:不須穿衣,其體赤裸。問:體赤裸如何不羞愧?荅:體內心正,何羞愧之有?問:他們到得幾多年紀纔死?荅:永不死。問:如何免死?荅:若不吃天主所禁一樹之菓,可常生不死。問:天主禁一樹之菓有何意?荅:要人守此一戒以表孝順之心。問:天主教所闢鬼神何解?荅:當初天主所以全能,作許多天地人萬物。皆無形之純神者是也。(6)
罪惡原流第二章
夫諸使神間有等,不止于天主原賜之聖寵,乃叛犯了天主。主罰之,即丟下地獄,永患於不見天主,常受猛火之刑焉。所謂魔鬼是也。因常引惑誘人,亦名之撒探矣。其眾惡鬼之一嫉妬亞當厄娃在地堂所享福,借蛇身就厄娃曰:私園諸菓何緣天主不許汝等喫之?厄娃荅曰:諸菓皆許,為園中一樹之菓以死禁,不許動之。蛇曰:喫之猶不死,但主明知汝倘喫須開眼目識善惡,即等天主也。婦惑誘拾樹與菓之佳(7)美取喫。又送夫,亦喫。二人之目立開,自斍厥肉軀異前,叛亂起,再不服神志,羞體之裸,犯菓樹葉作腰圍遮身矣。主素以形現之。。犯罪後,聞其聲即躲藏。既見主明知其罪。男推之女,女推之蛇。主方呵蛇,即叱魔鬼用蛇軀哄婦者也。諭將設永讐在婦與蛇之間,而有自婦出者舂蛇首,即指救世者日後頺敗魔鬼之能也。蓋主自是許之以慰人患禍也。且罰婦苦娩而服夫之制矣。若男罰之勞力種地,出汗營生至歸原出耒之土矣。遂逐二人出地堂,命褣袩□持火刀守(8)防其入矣。亞當初生既蒙主所賜原聖原義,因犯罪皆喪之。更遭主之惱恨以甘從魔鬼,而生其奴身魂百端美處概亡之。不免四氣之殘傷,猛獸毒蟲饑渴窮窘疾病死故諸般之攻害。又隨愚迷昏霧之中,滿心私慾,即偏愛己,是以避天主至善之德,趨向己身肉血之浮樂,而有喜怒哀懼之等情亂動也。善事雖小難行,惡事雖大依犯。且到死後更遭永死,即下地獄之永苦也。
罪惡原流第二章問荅(9)
問:我們如今在世界,原厄娃子孫在地,如今何故不同了?荅:因謂我們原祖亞當中了魔鬼詭計,犯天主的命。問:何謂魔鬼?荅:就是眾惡神,當初得罪於天主的。問:惡神既得罪天主。天主如何罰他們?荅:丟下地獄,永不得見天主,常受猛火之苦刑。問:魔鬼既下地獄,怎的又哄誘得人?荅:天主欲試人,替他開立功之門。因此許魔鬼來誘惑。問:魔鬼設甚么計較誘惑亞當?荅:借蛇的身攛掇厄娃喫天主所禁的菓。又送丈夫同喫。問:魔鬼如何哄騙厄娃?荅:教他不怕,那個菓(10)子喫了永不死,看他的眼目立開,又知善惡,同天主一樣了。問:天主見人中了魔鬼計如何處?荅:呵叱魔鬼而罰亞當厄娃。問:天主如何呵魔鬼?荅:說以後婦與蛇永相讐,而婦之子舂蛇之首。首者,頭也。問:此言何解?荅:預指救世者必生於絕德色之女,而敗魔鬼之能。問:天主怎麼罰厄娃?荅:以後罰痛苦分娩,而屬丈夫管轄。問:怎麼罰亞當?荅:罰他辛苦過日子,到死歸土。問:人得罪天主以後是甚麼光景?荅:肉身與靈魂大不方便了。問:肉身有何不方便?荅:外物百般傷害他,內(11)裏生無數疾病,究竟免不得死。問:靈魂有甚不方便?荅:蒙昧私慾昏迷了。問:何謂蒙昧?荅:但顧現前暫樂虛名浮利,而天主真理至善永福不在心。問:何謂私慾?荅:就偏愛不公之亂事情。問:私慾生何事?荅:生罪惡。問:罪惡又生何事?荅:生仇恨,生永禍。
人類敗壞第三章
亞當厄娃犯罪以後始生育,是以厥子女俱壞,與父母同患難,而負以生所染之罪,所謂原罪。是夫原罪延傳諸子孫,至今人人遭其染污,皆背天主為讐,無(12)力行善,終隨冥獄者也。亞當首子名假因,次名雅白。假因嫉殺雅白,主罪之曰:汝弟之血喊呼伸冤。假因自認死罪。然主以兇端不可衍,而禁殺之。假因子孫為惡,然亞當他子瑟德氏。瑟德胤信認真主,謹存虔事之,知禮至。其族與假因家混雜結亦同壞已矣。如是人都離于正道,溺愛至深,而主憎嫌似以生人為悔,欲殲滅之矣。止有瑟德一嗣名諾厄氏獲寵於上主。主預示之以將發洪水浮天下之意,命造一櫝即大方舟,上蓋內足容禽獸每種一偶,載終年之糧(13)。其形像櫝者也。諾厄一百餘年制櫝時,勸人悔惡,儆之以將來之洪水,弗之信。定期既滿,主令諾厄夫妻三子三婦共八人入櫝,使天下禽獸各類一偶集焉。遂開天上諸池,赫赫淋漓,四十晝夜雨不絕,海淵亦湧泛地面,山嶺雖高,水踰之二丈。人與禽獸盡沒,惟有櫝內者得生矣。夫櫝乃天主教之像也。在其教者可以獲真福常生,而教外者無一免冥獄永苦耳。
人類壞敗第三章問荅(14)
問:亞當厄娃幾時生子女?荅:犯罪後生養。問:其罪傳子孫有否?荅:既傳有罪。問:人初生有罪?荅:在母胎一成了人就染了罪。問:人在母胎所染的罪呌做甚麼罪?荅:呌做原罪。問:亞當初生的兒子有何名?荅:呌做假因。問:第二個有何名?荅:呌做雅白。問:那雅個亞當的兒子誰好誰歹?荅:大的做人極惡,第二的做人極善。問:假因犯甚麼大罪?荅:殺胞弟雅白。問:何故殺他?荅:無他故,但嫉妬胞弟雅白的善德。問:假因的子孫做何等的人?荅:都做惡人。問:雅白死後有甚麼善人?(15)荅:亞當又生瑟德,瑟德為善。他家也有許多善人。問:瑟德子孫常為善否?荅:年代久矣,亦有後人做歪,為惡的事。問:怎麼做壞何事?荅:後人因為有人貪色,亂娶同族。假因後代女行邪婬的事,所以壞了。問:那時節有多少人犯邪色的罪?荅:除諾厄外,大概人人都犯了。問:天主怎麼罰眾人邪色的罪?荅:降洪水,人與禽獸都滅了。問:多幾多人免洪水之患?荅:單諾厄家八口人得免水患。問:何故天主救諾厄一家人洪水難?荅:因為諾厄為善遵天主誡命,不從眾人壞俗。問:(16)諾厄家八口男女是何人?荅:諾厄夫婦,三個兒子,三個媳婦,共八人。問:洪水滿天下,諾厄家裡怎麼得生?荅:天主先命諾厄制一大櫝以救其家與各種禽獸。問:諾厄制此櫝幾久方得成?荅:一百餘年。問:此櫝表甚麼東西?荅:表天主聖教會。問:怎麼表得來?荅:在聖教內可以自救於永禍升天堂,在教外免不得下地獄受永苦,真直如在櫝得生,不在櫝皆死一樣的了。
性教行時第四章(17)
諾厄進櫝後一年既滿,奉主命而出,遂獻祭以謝主捄之之厚惠也。天主許其祭。許之以後令便四季照常循環祭之,再不使洪水洗天下矣。降祝諾厄父子以廣衍嗣系,以主諸畜生,且亦聽殺之吃之,嚴誡勿殺人。曰:人為吾肖像。凡流人血者,其血將流也。諾厄三子曰生,曰岡,曰雅弗。其復傳人類普四方。因萬民皆兄弟,理宜相愛者也。奈何人性哀愞!當初人壽有千歲,洪水以後漸已短,止得一二百歲。人心更加惡了,將田物井人不和必分,各有所私一主而事之,勢(18)必戰閗爭勝,擄刦相攻始出焉。各取快為務,放肆飲食,縱慾敗度,無束於規制,即不孝父母、不敬長老,計謀倚力,強霸兄弟,不信朋友,竟亡真主大父母之恩。不崇造物之主宰,而崇受造之人物。或敬權才之人,或敬天地星辰山河等如此邪神左道巫民。從此異端而起,人如此惡,自背良知而違本性之善光也。按夫靈光惟宜欽崇大主為萬物之原,孝敬父母,守婚配之原義,不可傷[1]害人之身名財務。此話真實,私慾必克治。其理深明,天下人俱要明知之矣。所謂性教(19)是也。遵之者少時之罕稀也。然常有相嬗不絕,即如聖經所載若栢默基瑟等。另有聖未載者也。按聖經,若栢家豐富盛德之君子,難棄世俗,故天主許魔鬼敗散他的浮財,死其他的子女,壞爛身體,至窮苦之極。一謂奉敬欽崇,所以天主大揚他的忍耐,為萬世之法則也。
性教行時第四章問荅
問:諾厄在櫝內幾久?荅:滿一年在內。問:怎麼出櫝?荅:奉天主之命而出。問:初出時作甚事?荅:就獻祭謝天(20)主的大恩。問:天主許約他甚麼事?荅:許約以後無洪水滅人類。問:天主許容甚麼事?荅:許容隨便殺吃禽獸。問:諾厄三子有何名?荅:大的名生,第二的名岡,第三的名雅弗。問:洪水後人類是甚麼樣?荅:力量衰敗了。問:洪水前人命到多少年紀?荅:差不多到一千年。問:洪水後人命到多少年紀?荅:漸漸短了,到終難得一二百年。問:肉身既如此軟弱,靈魂是怎麼樣?荅:靈魂也軟弱,所以人極多背理。問:洪水後人有甚麼背理的事?荅:相爭世物,忘記天主。問:人罪中那一件最(21)重?荅:就是忘造物之主,認錯所造之物為主的罪。問:誰犯此罪?荅:敬天地山河五祀,拜菩薩,祭先人,祀鬼神,都是犯此大罪。問:洪水以後天下有何教?荅:有性教。問:何謂性教?荅:就是天下人人所有的良知良能。問:性教有幾端大綱領?荅:有兩端。問:那兩端?荅:一愛慕天主萬有之上,二愛人如己。問:洪水後誰人遵守性教?荅:聖經紀錄若栢默基瑟等,還有未紀錄於聖經的。問:若栢是誰人?荅:是有名的官君,世家豐富,后至窮苦至極。先富后貧都是一心無二,專敬信天主(22)矣。
亞巴郎情第五章
但世俗染壞日甚,而認天主守性理真教者希,僅存欽崇者鮮矣。所擇聖賢之間槩係諾厄長子名生之裔派有赫伯。又奈何邪神左道亦漸占,赫伯之家主方擇一人特與結約以保真教恒存于世矣。斯人名即亞巴郎。[2]主諭示離族遠鄉,渡偶法德河,到加囊,方許使由之生出大民,繁眾似天星,海沙之無數。更謂之曰:因汝之種子,天下萬民將受祝也。以此言指(23)婦之子舂蛇首、救人類者,必為亞巴郎之嗣也。亞巴郎信主之許,順主之諭。主亦重筭其數,無不庇護,加之豐富。又與之結大盟。屢諄先許說由之所生大民必得加囊,方以之頒祝賜恩,普泛于天下也。主命之割損禮,為互結盟之號。蓋盟屬肉血之生,因其號亦宜在肉軀也。亞巴郎之信見試既很久,壽既足一百歲。其妻名撒拉氏素石婦,既老出生育時。主竟賜生一子名依撒格。主諭其許約之徵,必歸依撒格,而于他妻先產之子依瑪兒氏不相涉識矣。依撒格既長(24)成,主命亞巴郎祭之。亞巴郎雖珍愛之,毫無辭,即如命。已舉手將下殺子,主使神適止之。獎其順心,復諄前許約矣。亞巴郎時默基瑟王撒冷其父母氏族皆不錄于聖經,惟載其以祭上主為職。一日亞巴郎拜四王兵旅大得勝歸時,默基瑟奇人迎降祝之為之獻麺餅、葡萄酒。此乃表救世者雖生於亞巴郎,然必尊于亞巴郎之預像也。
亞巴郎情第五章問荅
問:洪水後真教存在那裡?荅:存在生子孫赫伯家。問:(25)赫伯家恆久守教誡否?荅:漸從眾拜邪神,差不多都壞了。問:天主怎麼保存真教脈絡常在世不絕?荅:那一家內特選一人名亞巴郎,與他結約。問:天主命亞巴郎甚麼事?荅:命他離親戚、出本國。問:天主定甚麼禮為結約的號?荅:割損之禮。問:天主許約亞巴郎甚麼事?荅:許約他子孫無數,像天星、海沙之多。問:還許他何事?荅:許他的子孫必得加囊地方。問:還許他甚麼大恩?荅:許日後萬民依賴他的種子得降祝。問:此許詞有何義?荅:指救世者必生為亞巴郎的子孫。問:(26)亞巴郎兒子有何名?荅:依撒格。問:亞巴郎幾時生依撒格?荅:到本身足一百歲,妻子撒拉也老荒之時。問:依撒格既大了,天主命他亞巴郎甚那事?荅:命他把依撒格殺祭。問:天主何故命他將子來祭?荅:要試他的信德如何。問:亞巴郎領了主命怎麼處?荅:亞巴郎既領主命就呌兒子順命,到天主所諭的山上着實要殺子祭。問:何故殺不成?荅:舉了刀要下手殺的時節,天主就使天使擋扯住他不能殺止了。問:亞巴郎同時可有甚麼大名的人?荅:還有默基瑟。問:默基瑟(27)是何家何族的人?荅:聖經縂不曾紀錄家族。問:他有何職位?荅:他做王,又做主祭。他的位尊過于亞巴郎之位。問:默基瑟用何物祭天主?荅:用麺餅與葡萄酒,所以預像吾主耶穌後面所立的大祭也。
聖賢名祖第六章
依撒格肖父之砠信之德行,而得主依然之許矣。太平度活,家政雖樸素,而不失鄙陋。㕠生兒子,先出名枙掃,後出名雅閣。主寵少遺長。如是額掃泥亞當子孫壞郡之中,即為惡逆親慢主。雅閣反然,行善欽主(28),殷勤忍耐順良,而得父之祝,以襲主許約矣。原依撒格欲降斯祝與長子枙掃,而雅閣設策受之。依撒格祝畢,方覺之雖非厥意,因知係主命,竟不改,且復祝之。雅閣得斯切緊之祝後娶親,生十二子,曰呂曰奔曰西默雍曰勒微曰如達曰依撒假曰撒卜隆曰單曰搦達里曰迓得曰雅色爾曰若瑟曰奔亞明。所謂古教十二祖宗是也。另有所稱聖祖者,乃性教聖人也。亞當、亞百瑟德、額糯、格諾厄生、亞巴郎等皆是也。天主復許雅閣與父與祖亦然。又名之依臘爾矣。十二(29)子中依臘爾最愛若瑟,因餘子生嫉妬,賣之與商,帶往厄日多。主照顧之,使厄日多王特寵以國權托之。其兄弟被飢迫到厄日多買粮。若瑟屢試之而後白己為厥弟,寬恕其罪,請父及兄弟全家七十人來住厄日多。雅閣將死時,降祝十二子,預講各子之後必遇大情。至祝如達,言其將主掌諸弟兄而權存其家到出遣者,萬民所慕者來格矣。即指救世以是其不獨為亞巴郎依撒格雅閣之裔,且屬如達支派始明矣。(30)
聖賢名祖第六章問荅
問:依撒格生幾個兒子?荅:㕠生兩個厄掃與雅閣。問:天主寵愛那一個,棄嫌那一個?荅:寵愛雅閣,棄嫌惡掃。問:兩個同胞㕠生的何故天主選雅閣、棄厄掃?荅:天主聖意如此預定人人都在天主手下如土在淘沙匠,脫不得他手下過,不必別問緣故追求。問:他兩個兄弟那個好,那一個歹?荅:雅閣為善,厄掃為惡。問:依撒格降祝那一個襲主之許?荅:降祝雅閣。問:何緣不降祝厄掃?荅:先要降祝他,雅閣用計得降祝,依撒(31)格斍有天主命選雅閣,所以再降祝立他為家長。問:雅閣生幾個兒子?荅:十二個,名呂奔名西默雍名勒微名如達名依撒假名撒卜隆名單名搦達里名迓得名雅色爾名若瑟名奔亞明。問:這十二人何稱?荅:稱為古教十二支的祖宗。問:聖教所稱聖祖係誰人?荅:就是性教時的聖人,如亞當亞白瑟德額糯格諾厄生等。問:雅閣十二個兒子中寵愛那一個?荅:寵愛若瑟。問:其餘的兒子如何待若瑟?荅:妬恨他,賣與客商,帶去厄日多國。問:若瑟在厄日多如何過日子?荅:(32)天主照顧他,先受許多苦難,後顯神智,作王之寵神。問:若瑟如何報弟兄的喪?荅:雖不報喪,但念天主命,甘恕他前罪,憐他兄弟們于飢患,請父親及弟兄們來厄日多住。又㪯荐國王前,請王賜好地方他們居住。問:雅閣兄弟家遷來厄日多國時有多少人?荅:男女大小共七十人。問:雅閣將死降祝如達講何事出來?荅:講如達家日後有國權不絕到捄世者生為其子孫也。
厄日多阨第七章(33)
天主待四百餘年方成先所許亞巴郎之事。蓋亞巴郎等聖祖初在加囊自無地,如旅舍住帳幄之中。厄日多非其地,而二百餘年居焉。主如此深試其信,而聖祖以此明示所望之業好于現世形土矣。依臘爾胤居厄日多生衍繁甚異于尋常。即如主先許亞巴郎焉。厄日多王懼其能漸巨,欲剪其力,防事之生,即以重差壓之,使作磚累各項泥水很苦之工。所命督工者暴虐催,不容稍息。王又意殲死其孩男,委沉泥洛河甚眾矣。依臘爾家在阨之中,向天主號慟。主俯(34)聽,以念先結與亞巴郎、依撒格雅之盟捄之也。夫阨者,乃人在罪中,阨之罪也。蓋人因犯罪受魔鬼㺯害,不得躲其手,到天主遣捄世者臨格贖罪也。且主使巨德人每瑟氏徃捄依臘爾民。每瑟原係勒微胤。厄日多公主自少所養,國中諸學皆習。及大,遯于亞拉別野中。主現之于阿肋山上。謂之曰:吾乃自有者。據此言,人識真主比前益明。蓋以親切言,惟天主為有神,人物皆自為無,而待主命,藉主能而得有也。每瑟力辭主所委捄其民之職,主不準辭。差之復厄日多(35),賜之以行靈蹟之能矣。
厄日多阨第七章問荅
問:天主幾時賜亞巴郎子孫加囊地方?荅:許約亞巴郎四百餘年。問:天主所許之恩何故
捱如此至久?荅:欲試聖祖之信,賜他們極厚之業。問:聖祖如此久不得所望的好處,其心何得安?荅:他們以天主心為心,所以無時不安。況所望不在加囊形土,實在天國。問:他們既然專望天國,何故天主許加囊地方?荅:大槩加囊乃天主用之表此天國。問:雅閣子孫幾久在厄(36)日多國?荅:二百餘年。問:他入厄日多時不過七十人,既住了二百餘年,有多少人了?荅:無數的多了。問:厄日多王看他如此,怎麼待他們?荅:怕他們,所以磨難他們。問:如何磨難他?荅:先差累各樣泥水苦工,後淹死男孩子。問:雅閣子孫受這等苦楚,怎麼處?荅:向天主號哭祈禱。問:天主如何受他們的祈禱?荅:為以前與亞巴郎依撒格亞閣所結的約,願救他們。問:天主用甚麼人捄他們?荅:每瑟。問:每瑟原是何人?荅:原是勒微家子孫。厄日多王的女自小養他,學本國各樣(37)的學問。問:天主現每瑟自稱如何?荅:稱自有者。問:厄日多王像誰?荅:像魔鬼。問:雅閣子孫受百般的磨難像誰?荅:像人類犯罪後受魔鬼百般的害。問:每瑟像誰?荅:略像吾主耶穌來救我們於魔鬼的能。
巴斯卦禮第八章
厄日多王通稱法老,每瑟同兄亞羅到法老前傳主旨,命放主民出其國。法老拂且欺之。每瑟固催王,行神跡嚇之。礿以棍打河水即變血,使蛙湧出,無處不滿。王宮亦然。因王許放依臘爾家。然每瑟既息蛙患(38),王食言。是以每瑟陸續令蠅蚊蜢等蟲累一國。王被各患逼,則約許從命,惟患己罷不踐約矣。故每瑟以瘟疫壞六畜,臭瘡傷人,巨雹損五穀,黑霧三日遮地面,法老錮不從。蓋主任其怙惡以多行靈蹟,明顯嚴能矣。終主救厥民,期將滿,令依臘爾各戶備一羊羔,定日近晚祭,以將血擦其門楣上,將肉燒吃。命年年行此禮,追蒙救之恩。其瞻禮名巴斯卦,譯經過也。依臘爾行巴斯卦之夜,主遣神殺一國之長子。自法老之長子至卑丫之長子,無一不死。惟羔血擦戶,神經(39)過不傷其長子也。夫羊羔預像救世者必代人為羲,其體為善靈之糧,用其血者得免永罰也。厄日多人蒙長子盡死末患,心已驚忙,不待天亮,即刻催依臘爾出國。依臘爾得一國珍寶而脫出矣。
巴斯卦禮第八章問荅
問:每瑟領了天主差去救依臘爾民,他作何事?荅:同哥子亞羅徃見厄日多王,傳上主旨意,命放依臘爾民。問:厄日多王何稱?荅:通稱法老。問:法老怎麼待每瑟、亞羅?荅:不采他們,不從不認天主的命。問:每瑟行(40)甚麼神跡證天主的命?荅:把棍打河水就變血。問:還作何神跡?荅:[3]使出無數田雞蠅蜢蚊等蟲滿國䀨苦眾人。問:還做何神跡?荅:又使瘟疫害六畜人身生臭瘡,火雹壓壞五穀。問:法老見如此神跡怎麼處?荅:被各患逼追時許約從命,每瑟求天主饒他。每瑟代求天主無一不准。其幻既罷,法老失信。別招患更重罰他。問:天主終用何神跡救依臘爾民?荅:使一神殺一國的長子。問:使神怎麼不殺依臘爾的長子?荅:天主先諭他們各家把一羊羔祭,用羔血擦各戶門楣上,將(41)羊肉燒吃。其使神見羊血在門上就經過不殺那一家的長子。問:厄日多人見家家的長子都死了,怎麼處?荅:急忙催依臘爾出其國。問:依臘爾出厄日多國帶出甚麼東西?荅:一國的寶貝都帶出了。問:天主賜依臘爾如此大恩定何禮每年追思?荅:定巴斯卦的禮儀。問:巴斯卦禮怎麼行?荅:其天主初命把羊羔祭燒食。問:此羊羔天主命祭有何意思?荅:預表救世者甘作羲,其血贖萬民,其體亦為靈魂之糧。
野中路程第九章(42)
法老逆主至終不改,既放依臘爾,僅出其國又悔[4],領兵趕至紅海邊,方遇之。依臘爾想必亡,主乃令海水自分開,左右屹立如墻,中遺巨道,依臘爾走去焉。厄日多人兵隨其後追。依臘爾先過去畢,主放海水一合。王與軍兵一齊盡沉矣。如是天主以峻能拔其民出厄日多國難。天主所以明示萬物服其聽命,其人敢逆其旨哉?自招嚴罰也。依臘爾在路,主特顯仁慈眷顧,曠野引之,以試其信忠,以習其忍耐,以使之明悟所其存者悉由天主恩也。帶路者晝[5]乃雲,捍日炎(43),而晚變火照光夜裡也。食之以饅類,露朝繁落漸稠,凝可成甘旨餅足一日糧次二次賜鵪鶉甚多水法時,每瑟以棍打石而石即出水流。四十年路程衣無爛,竟眷引之如父抱嬰兒也。孰期依臘爾民背恩,多怨主,痛思厄日多以向所吃粗糧為難舍,意欲退回,屢惱每瑟,致想殺之矣。夫野程所表者,今世生也。主萬方勸試,人之心背恩逆命,雖多主異仁寬容,吾罪益加,典惠不已矣。
野中路程第九章問荅(44)
問:依臘爾民出了厄日多,法老怎麼處?荅:領軍旅趕他們。問:到那裡纔趕得上?荅:到紅海邊。問:依臘爾人那時節沒法,海又在前,軍兵追來在後,如何躲得?荅:天主全能將海分開兩邊水堆如高墻,依臘爾人徃中間乾海路經過了去。問:那法老軍兵跟着海路追去否?荅:依然跟追那依臘爾人過去,完了天主將海水一合,兩邊海水流下淹死王軍,法老兵馬一個都沒有了。淹死無數,那裡躲得出。問:依臘爾人過海後進何路?荅:進曠野路。問:誰引帶他們?荅:天主引帶。問:(45)天主怎麼現與他們得見?荅:日裡用雲的形,晚間用柱火的形。問:依臘爾人在曠野吃何糧?荅:吃饅。問:饅是甚麼東西?荅:就是天神備辦的糧。問:依臘爾如何得到手?荅:天天早晨落下來取收在罐裡。問:在得幾多?荅:存得不過一天。若要存兩天就壞爛生蟲,但瞻禮六所取的,瞻禮七日還用得,兩天放得不壞。問:饅是什麼模樣?荅:初落時像露水,漫漫結凝,可成上好味的餅。問:依臘爾在曠野怎麼得水飲?荅:天主諭每瑟以棍打大石,一打就有水湧出來,流不絕。(46)問:他們怎麼得衣穿?荅:天主保祐,自出厄日多到入加囊,他們衣服都不爛。問:依臘爾蒙天主恩如此厚,怎麼酧荅?荅:沒有酧荅,他們作忘恩無情的人,大得罪于天主。問:得何罪?荅:常逆主命,屢次埋怨每瑟,想害他,退回厄日多。問:依臘爾人行曠野的路程表甚麼事?荅:表我們過現世的事情。問:怎麼表得來?荅:人雖常蒙天主無數的恩,然多忘恩,得罪于天主,真像依臘爾在曠野的模樣。
天主十誡第十章(47)
依臘爾初行間出厄日多後第三日,到西迺山,主留之焉。待交之頒每瑟,使眾自濯自潔,禁太近山矣。至巴斯卦後第五十日,忽見山滿頂著火,稠雲覆之,猛發轟聽號筒哄哄聲響,然無見人形。維時嚇聲自雲出,曰:吾乃汝主汝神,救汝於厄日多擄阨之房者也。汝勿欽他神。吾面前勿造塐偶。凡在天地水者勿作其像以拜事。吾乃剛烈神者。恨吾者,父罪討之子三四世;愛吾而遵吾命者,吾慈恩之千千世世也。勿妄取汝主汝神之名。妄取者必罰之不免。三、汝記聖(48)撒巴之日。六日汝行工,第七日為撒巴,即主之歇也。是日凡工都勿行。汝之子之汝奴婢、汝畜與汝偕住客盡亦然。蓋天主六日成天地,而第七日歇,是以祝聖其日矣。四、汝孝父母,致得長壽,于汝主汝神將賜之地。五、勿殺。六、勿奸。七、勿偷。八、勿妄證近汝之人。九、勿願近人之妻。十、勿貪其屋奴牛驢等屬之物。天主明諭十誡于民前,又銘刻石於二板石,授之與每瑟,在山上雲中者也。大槩十誡,天主新理。除第七日為主日之誡外,其餘皆備于性教。惟人因惡情蒙昧,幾希(49)乎忘矣。以主復命而錄也。
天主十誡第十周問荅
問:依臘爾人在何領天主教?荅:在西迺山下領。問:天主約先訓他們何事?荅:先訓十誡。問:頭一誡何說?荅:吾為汝主汝神,救汝于厄日多虜阨之房,勿欽他神。我面前勿造塐偶。凡在天地水者勿作其像以拜事之。問:第二誡何說?荅:勿妄取汝主汝神之名。問:第三誡?荅:云云。問:天主如何命此十誡?荅:西迺山滿頂著火稠雲覆山火雷轟電閃號筒巨聲響驚嚇眾人自(50)山。天主明講十誡。問:誰聽天主講十誡?荅:依臘爾民大小男女都聽見了。問:天主用何法存十誡于後世?荅:刻于二石碑上,授之與每瑟。問:十誡與性教同否?荅:大槩相同。問:既相同,何故天主重示?荅:因為人多蒙昧溺惡忘壞不想了。
主民第十一章
天主另妙法以安民,以判頌,以罰罪,再訓修身之規,設欽崇之禮儀矣。諸撒巴外命三大瞻禮為依臘爾人悉上定所參拜主之期矣。一曰巴斯卦瞻禮,祭(51)羔羊,食無酵餅,以念自厄日多之出也。一曰五旬瞻禮,獻初收糓果,以念教之受也。一曰幕帳瞻禮,民皆出屋七日署帳,以念野程也。每瑟奉主命以教律諸端,既寫畢,即宣讀,與民明示主許倘遵守其誡,賜之以加囊土,加之以百祥。民諾許遵守無違。且每瑟以犧牲之血[6]洒民曰:此乃天主與汝等結盟之血也。如是主以亞巴郎盟再與其胤嗣顯結,以此表日後更妙之盟。以犧血亦表救世者之血矣。每瑟復登山四旬,與主交議,承製盟櫃,證帳之命也。盟櫃者,寶木箱裏;(52)外黃金鑲裹二格袼[7]袑[8]衲[9]所覆,貯十誡二碑者也。證帳者以錦製之,以置盟櫃。七枝金燈、荐餅、金桌、香爐、金案安于其內也。帳門前祭臺。主立亞羅與子孫為主祭者。諭每瑟釁之。特製祭寶衣。惟其嗣世代襲其職。助微餘胤,主亦命釁之,以副祭之事為職分也。證帳者似移堂也。主以之表其與民結之盟。而民行路間得覺主在其中眷顧之也。夫帳者,大主;祭者,祭臺者,各獨一無二也。所以天人以真教真會各特一不多矣耳。(53)
主民結盟第十一章問荅
問:天主訓了十誡,依臘爾又訓何理?荅:訓書教諸端。問:何謂書教?荅:就是那時節天主立的教,因命每瑟書寫,所以名為書教。問:書教有幾樣規誡?荅:有三樣。一樣是修身之,一樣治依臘爾民之法,一樣敬天主之禮儀。問:每年天主定幾次大瞻禮?荅:定三次。一次把斯卦,一次五旬,一次幕帳。問:立把斯卦瞻禮有何意?荅:意要依臘爾民永念謝主救他於厄日多的恩。問:如何奉把斯卦瞻禮?荅:各家祭羊羔,燒吃七天,用(54)酵為餅。問:立五旬之瞻禮有何意?荅:意他們追念感謝天主頒十誡的恩。問:如何奉五旬的瞻禮?荅:把先出的新糓果獻天主。問:立幕帳瞻禮有何意?荅:意要他們念謝行野路時所蒙降顧之恩。問:如何奉幕帳瞻禮?荅:人人都出房屋七天,在幕帳住。問:那三瞻禮的時還有何事眾人該做的?荅:都該到所朝拜天主。問:天主立了書教,命每瑟做何事?荅:命他宣讀於民,許約若遵守必賜之加囊地方,常降百祥。問:依臘爾既聽了每瑟宣讀天主教諸端許約何事?荅:許約遵(55)守不違。問:當時每瑟用何禮表天主與民結之盟。荅:把犧牲的血灑于眾民,道此乃天主與汝等結盟之血。問:天主命每瑟製何物為結盟之表記?荅:命製結約之櫃餅信證之帳。問:結約之櫃餅用何料做?荅:用寶木做,裏外黃金鑲裹。問:櫃內貯藏何物?荅:貯天主交每瑟的十誡的兩碑。問:信證之帳用何物料製之?荅:用錦帛製之。問:帳下排列何物?荅:排列結約之櫃,七枝金燈,荐餅,金桌,香爐,金案。問:祭臺設何處?荅:設在帳門前。問:天主定誰為主祭?荅:定與亞羅子孫。問(56):亞羅屬那一支?荅:屬肋微一支的。問:肋微餘子孫,天主命他何職?荅:命他們副祭為職分。
野中民惡第十二章
每瑟山上與主議時,依臘民以久不見生厭,遂負新盟,作金犢拜祭之。主欲殲民。每瑟苦求,竟息主怒。下山銷犢,殺擅拜者二萬三千人。復登山四十日,絕飲食,及下帶十誡二碑。其容發光,欲講與民,必慕遮之。維時主欲鎮民判梗,是以繁設重誡,限可獻之牲,定祭禮,禁多般肉,諭沐浴取潔,數諄誡勿交異人,且與加囊叱棄民,愈禁結約娶嫁矣。凡誡或安凈身體,或正治風俗,或另有妙用。路中每瑟陸續受之,民屢逆主命。將入加囊,每瑟遣人細探。及旋聽其誑言,欲石殺每瑟。自立督返厄日多。主亦要盡滅。每瑟代祈,恩獲慈宥。然主罰漂流四十年。眾出厄日多者,除若雪與加勒二人外,其餘皆死野中。惟其子孫得進許地矣。民之三長各勒大胆亞卑隆率叛,每瑟地裂大胆亞卑隆,全家人物與各盡吞下。同勒二百五十黨謀鐸德位擅獻香,奇火陡燒之。因是情逆而亡者進一(58)萬五千矣。他日主以罰民之讒怨,使火蛇咬死亦眾。惟每瑟奉主命造一銅蛇,凡望銅蛇者得救於火蛇也。民又與馬的浪女通奸,從之亂拜邪神。主罰死二萬四千人矣。民無情,如何報主恩,如何守得誓盟?可知也。
野民中惡第十二章問荅
問:依臘爾民與天主結盟後所許之事都守否?荅:沒有守,屢犯天主的誡。問:他們作甚麼事,大犯天主的誡?荅:每瑟在山上的時,他們作一金牛,拜祭他為主。(59)問:此大罪,主要怎麼罰他罪?荅:要罰絕滅惡民。問:為甚不絕滅惡?荅:因為每瑟祈禱息了天主的怒。問:每瑟下山見金牛怎麼處?荅:大惱,銷燬金牛,殺拜牛的二萬三千人。然後再上山。問:在山上與天主交議幾久?荅:四十天。問:那四十天用甚麼糧?荅:縂不飲食。問:過四十日下山帶甚麼東西?荅:荅十誡的兩碑。問:那時節每瑟的面如何現?荅:發光奪目。依臘爾人當不認得。問:每瑟怎麼講得與他們?荅:用慕遮面,民纔望聽。問:依臘爾人還做甚麼事大得罪于天主?荅:將入(60)加囊時妄驚怕加囊人,要殺每瑟,返回厄日多。問:天主怎麼罰此罪。荅:天主罰誓出厄日多者雖極多,只有若雪、加勒二人得進許地。問:還有其中餘人徃何處?荅:四十年漂流,皆死葬于曠野中。問:各勒大當亞卑隆三人犯了甚麼罪?荅:嫉妬亞羅作鐸德,謀得其位。問:天主怎麼罰大胆亞卑隆二人?荅:將地下裂開大坑,令二人全家人物活活埋下土內去。問:各勒如何罰他?荅:天主照前罰二人之法,吞下埋了。他有同黨二百五十人被火燒死。問:還有多少人為那一件事(61)死了?荅:一萬四千七百人。問:依臘爾人嫌路途的勞苦,埋怨每瑟。天主如何罰他們?荅:使火蛇咬死許多人,到民痛悔浼,每瑟求天主救他們。荅:天主用何法救他們?荅:天主命每瑟吊掛一條銅蛇。凡被火咬者而望銅蛇,毒氣即解散了,愈好無恙了。問:馬的漢國人用甚麼計較害依臘爾民?荅:使美貌女人引誘他們行邪婬事,拜邪神。問:天主怎麼罰此罪?荅:罰死二萬四千人。問:如今有甚麼人比得依臘爾民野中之奸惡否?荅:奉教的人若進教後不守規誡,真實比得。(62)問:怎麼比得?領洗時天主救他們魔鬼迷,如救依臘爾在厄日多法老處。天主實願賜天國依臘爾民,許地加囊。奈何因犯罪于天主,為惱恨了,不把寵愛與他,終落了地獄,受盡永苦也。
每瑟末訓十三章
每瑟率民逮許地界,自未進,只遠望之而已。將死,力勸訓民,令其復結自厄日多初出已約之盟。且布陳以天下萬民無一非造主之民,如何主特選依臘爾人為本民。斯選非由其功德,乃主仁慈,為許聖祖之(63)約,白賜之恩。如何主將率之入加囊流乳流蜜豐樂之土,護祐之以敗讐以衍繁焉。今主為眾厚恩弗欲他酧,惟欲得其愛之全,即曰:汝愛汝神汝主者,宜盡心盡生盡力也。必全守主誡,悉行主儀禮。每瑟又嚴驚民戒。方主命,即代主告之。倘犯誡者必遭荒飢疫戈劫擄,卒逐出許地,散流天下矣。每瑟況預告眾知天主日後舉先知者以其生民中似每瑟,其行靈蹟,其結約盟,其立教法,必愈每瑟。此明指教[10]世者也。其必生于依臘爾家,若天主已示亞巴郎雅閣焉。其曉(64)喻人非自山頂火轟之中而威言之,乃以仁和油油交化人也。每瑟未入許地而卒矣。率民進許地者若雪也。若雪原又與耶穌名同,譯救世者,因其預像救世者,是以主表書教未全,非堪比寵教。且二教各倡懸異之義矣。
每瑟末訓第十三章問荅
問:每瑟引帶依臘爾人到何處?荅:到加囊交界。問:他曾進許地否?荅:未曾進,則遠望而已。問:每瑟將死用心作何事?荅:使依臘爾人與天主從新結盟,力勸他(65)們不負約。問:每瑟用甚麼道理勸他們。荅:把天主至極大多之恩列陳于民前。問:每瑟教他們做何事?荅:酧天主的恩,教他們真實愛天主。問:何以謂真實愛慕天主?荅:依每瑟屢說盡心盡生盡力,全守主規誡,便是真實的愛。問:每瑟許約民守誡時得何報?荅:許約他安樂住加囊地方,生長繁衍豐富,太平無災禍害他。問:每瑟告臘爾犯誡時必受何罰?荅:告必受天旱地荒瘟病,卒被讐人來擄掠出許地,散于天下萬方。問:每瑟還講何大事?荅:還講天主日後使大先知(66)同人溫和交接,不可不聽其教訓。問:此言指誰?荅:指救世者。問:天主何意令每瑟引民到加囊地方不成?荅:意欲示依臘爾人知每瑟所受傳的書教未全,還有缺,必要候救世者來立無缺萬全大成教法也。
民得許地第十四章
主又大行神跡以安其民于加囊地方,若當河停止水流,待民過之,如前過紅海焉。號筒一响,惹俚各域即頹,主使雹連火擊民讐。主依若雪求止日月不動待全其勝。加囊王雖多,民雖眾,軍旅雖強勇,依臘爾(67)都敗之。蓋加囊人事邪神,溺淫樂,無醜惡不習,因主欲罰其罪,而交與依臘爾敗之。大槩殺之,住其城,得其田,而享用其勞蹟焉。兵戈已休息,其地分十二郡,為雅閣一十二子之嗣住焉。雅閣臨死囑若瑟得倍地,命其二子額法音瑪那瑟各立家,是以共有十三支,惟肋微以事信帳務,敬主禮,不曾分地,餘家以產十之一供之,如達支者廣獲膏腴土,其必王餘支故也。如是主以結盟所許之事悉成矣。孰料依臘爾負約,野路中十餘叛外,進許地後猶違主。主命殲滅其(68)舊民,毀化其神像,勿相交結,勿相婚娶,乃其多存舊民,與之交婚,拜邪神,學其醜惡,始試主驚戒之言驗。每違主時,主使讐擄虐害之。每皈依主時,主使督救之,而多治之。即聖經所稱瀝審者也。百祥百殃,隨民順逆而施報與。每瑟預告日符合無爽矣。
民得許地第十四章問荅
問:每瑟死後誰引帶依臘爾民進加囊地?荅:若雪。問:依臘爾怎麼過若爾當河?荅:水停不流,到主民亁足過。問:加囊人最多極勇,依臘爾人怎麼得他的地方?(69)荅:天主全能保祐他們。問:天主顯甚麼靈跡保祐依臘爾人?荅:降大雹連火連石打其讐。問:還顯甚麼靈跡?荅:號筒一響,惹俚各城即頹。問:還顯何靈跡?荅:主允若雪祈求止日月不行動,到若雪敗完其讐。問:何故天主如此利害施于加囊人。荅:要罰其重罪。問:他們有何重罪?荅:他們忘其真主,奉祀邪神,悖性溺色,無惡不為。問:依臘爾人得了加囊地方分作幾郡?荅:分作十二郡,十二支分之。問:十二支係何人出來的。荅:都係雅閣十一子出來的。問:十一子怎麼立十二(70)家?荅:昔日雅閣命若瑟兩個兒子額法音瑪那瑟筭為二支,所以共得兩郡。問:雅閣生有十二兒子,何故單了十一個的子孫分加囊地方為十二郡?荅:因為肋微一支沒有分。問:何緣肋微支沒有分?荅:他支全務天主欽崇禮儀,天主無許同別支理世俗的事。問:肋微一支既無天地,怎麼過得日子?荅:天主命那十二支所收土產十分之一分與供養于他。問:依臘爾人既然如此,天主前許安樂得了加囊地方忠心奉事天主否?荅:不過一二年來仍前背天主,學加囊人(71)惡俗。問:天主怎麼罰他們?荅:天主使讐人擄掠他們,暴虐磨難他們,纔來痛悔,又皈依天主。問:他們既又皈依天主時,天主又如何待他們?荅:使大德之督來捄他們。問:此督聖經何稱之?荅:審者,如阿多聶、惹德翁熱弗得、參宋等都是的。
邪教流行第十五章
主既厚顧依臘爾家,天下餘民遺之迷惡之中任縱慾情,只思己身與他形之物矣。蓋人究本性良知其自生極明矣。觀天地萬物華麗次序,即易知必有全(72)能上智之主,如造而掌管之也。自古祖畧受開闢洪水等懲惡顯蹟之傳,亦說來日審判,他世賞罰之舊說。然因不察己魂與靈性之妙處,即以神為之形,凡斍有用之物即自神知之,致拜無數之神,臆天上日月星,地下山河海,或各有其神而異安名之不一也。各方就該立其明君技藝祖名人皆為神,且擬神為常生之人,不免人之慾情惡狀者,其妻為之女神,其子謂之半神。又以想之為不足,更願親近之。所用木石銅等雕塑厥形,以棲其神,面斯偶塐,參拜祈禱,建(73)廟立壇,設祭豊,遵瞻禮之日矣。如是魔他名而自受人之欽崇,假教之稱以陷人于眾惡。蓋邪神之瞻禮槩在戲耍酒席巴貝為酒,以飲無度,為敬之知禮物。女為色之女神,其廟中養娼妓,淫蕩以敬之。亦有燒祭己孩子以秆穰獄神者也。無數妖賊,因邪神教冐預知通密之名,或觀天象,或斍鳥唱,或驗犧腸,皆妄以為事之兆,分宜忌之日,解夢竟千萬,邪術蠱天下之人,心情遂壞,無惡不習,性教良知雖存,因人違之取咎愈重,必待救世者來施恩,人類方除得此大災禍(74)矣耳。
邪教流行第十五章問荅
問:天主既使依臘爾從真教,其餘天下民奉何教?荅:忘天主而奉邪教。問:人怎麼忘卻天主?荅:但人顧肉身與有形之物,是以致忘天主了。問:人既忘天主,拜誰為主?荅:任他亂拜主宰造的物及同類的人。問:他們拜甚麼物件?荅:拜天與地,山與河,門戶井灶中霤樹石城隍等。問:又拜何人?荅:拜明君忠臣孝子節婦豪傑等人,亂認為主為神。問:他們怎麼事邪神?荅:雕(75)塑其像,或立主牌,早晚獻香,燒帋禮拜。問:人望邪神何恩?荅:望邪神保祐他們得福。問:事邪神的人望何等福報?荅:大槩望功名、財帛、快樂、子女、長壽等世界虛福。問:邪神能保祐人生子女、得長壽、高位、享世福否?荅:毫不能保祐。問:且人何故求他?荅:被魔鬼弄騙。問:何故魔鬼如此哄騙的人?荅:一來此魔鬼最驕傲,人拜他,邪神就受其拜;二來他為人大讐,知道陷害的事,便忘了真主,敬拜邪神。問:事邪神有何害?荅:有極深的害,引人今世作惡,末後受永苦。問:人有性教(76)良知怎麼不認真主,倒拜邪神?荅:雖有性教存在心中,因不從之,殆歸無用。問:誰救得人類于此蒙昧之患?荅:單單救世者捄得。問:救世主未來世界比得甚麼東西?荅:比得長夜,救世主比得太陽,開蒙照光天下。
達未家王第十六章
依臘爾治于審督而願得王矣。首王名撒爾,係奔雅明支,因犯罪,主絕之。次王名達未,主喜其順心,命先知撒門氏以聖油釁之。撒爾久捕之。既登基,與異民(77)多交利戰終,主息其勞,難便勝諸讐,豐富榮光。王亦忠心事主,專思教法躬行,令民遵守,用權于此矣。達未聰慧善能詩樂,多作咏以讃主以勸善,至今聖教會日唱之。默基瑟生住撒冷邑,達未亦住之。西翁山上盖宮,移盟櫝安焉。況願建寶殿以置櫝,以行祭矣。蓋自民進許地,未有禮敬主定所。然主示達未以建殿大業必待其子成,且許約其胤嗣永王信民矣。如斯天主與達未復結舊盟,亦許其民永安,取柔撒冷為本處。于是受欽崇之禮,而特降眷顧之錫焉。如(78)此夫聖邑者為表信民所其教會和福者所居天堂之像也。主更示達未高妙義,即救世者為其嗣,王所王不只依臘爾家,且天下萬民必歸從之。其國祚無終,其為主祭非依亞羅之例,乃依默基瑟先書教者之例,其為天主之子,亦為真天主也。諸端達未獲預示,然亦蒙照,知捄世者未到永福前,必重受苦楚。達未之苦楚惟畧所表者,自彼以後依臘爾所望捄主稱之默契,稱之基利斯督,譯聖油之塗之釁者。因國王及鐸德皆見聖油之塗,即取其義。又謂之達未(79)之子也。
達未家王第十六章問荅
問:審督者為何不常管依臘爾民?荅:因為依臘爾民情願有王管他。問:依臘爾頭一個王是誰?荅:就是奔雅明家撒爾氏。問:撒爾傳王位幾代?荅:沒有傳子孫。問:何故沒有傳子孫?荅:他犯天主的命,所以天主棄絕他。問:天主棄絕撒爾後立誰為王?荅:立如達支達未氏。問:達未如何做王?荅:做聖德大能之王。問:怎麼顯聖德?荅:撒爾常謀害他,他到忠心事撒爾,一些報(80)讐之心都沒有。問:怎麼顯大能?荅:他攻許多讐,無不勝了。問:這樣大能他從那裡得?荅:都是從天主特祐來的。問:何緣天主特祐達未克諸讐?荅:因為達未順主心。問:達未如何謝天主的恩?荅:把天主教法時刻記在心,又令一國人遵守。問:他欲讚美天主勸人行善用何法?荅:做許多詠,到如今聖教會日日唱之于天主堂內。問:達未定何處為京都?荅:默基瑟舊都柔撒冷,達未亦選之為京都。問:結約之櫃安在哪裡?荅:柔撒冷內西翁山上。問:何故不做天主堂以安結約(81)之櫃?荅:他一心願做所以大天主堂的樣子,許多材料寶貝都預備定當了,然天主止住他說:要等他死後,他的兒子纔成此大功業。問:達未要蓋天主堂好念頭,天主怎麼賞他?荅:許約他的家永有王位,而救世者生為他的子孫。問:還示達未知救世何情?荅:示他知救世主必為主祭,依默基瑟之例,其為王為天主之子,而為真天主性,該先受極重之苦,而後服天下萬民。問:自達未時捄世者如何稱呼?荅:稱呼默契、稱呼基斯督。問:默契與基斯督二名何解?荅:二名同(82)義,解聖油所塗者。問:救世者何緣如此稱?荅:那時節凡做王或做主祭者,受聖油之塗。救世者兼王與主祭之真任,因此稱呼他默契與基斯督。問:還有何稱?荅:稱達未之子撒。
撒洛蒙王第十七章
達未諸子中主選撒洛蒙襲王位,以像默契之榮光。蓋撒洛蒙常享太平,依先父遺之圖,用其備之料而建主殿,即營一所富華宅,黃金鑲裹。其內二分二間,最深秘者為聖所之聖。于是製盟櫝二,礻勾礻丙之下,惟(83)教尊。每年攜犧血一入焉。是以聖所之聖表天堂先閉與人,而後基斯督賴本血功而開入者也。祭臺設殿前大場㾿廡所徧園另有廳房以住主祭執事者,以備凡禮需物矣。依臘爾國獨有此殿,無別祭臺,以表真主真教會惟一而已矣。撒洛蒙得世至福。依臘爾外異民多歸順之。其金銀寶財無磬也。世樂無所缺,更有斐肉樂形財可比之妙處,乃主所賚睿智過天下人者也。夫智猶可考于其書中詳之,即真智在修德可明矣。上主之智為他智之泉也。夫智亦自表己情(84)于撒洛蒙書中,接其言:當初天地海淵未作前,其存函在真主內;主做諸工時,智不離之,且陪玩做。又言:其最樂與人偕住,請人親就之,取其寶庫以為富,吃其殽筵以餒足,即愿人滿獲其道理為常生永福之本。撒洛蒙諺經載上智諸言如此矣。撒洛蒙又述歌曲,借人間至親切愛夫婦之情,而揚主愛聖教會之深情矣。撒洛蒙終負主厚錫,及老迷於色樂浪,娶異方之女,從之禮,拜邪神。主聽之,如是衰弱。以至人之罪而指現世豐富快樂之險危。且撒洛蒙親謂:日下(85)萬事皆虛盡禍,胡可疑。
撒洛蒙王第十七章問荅
問:達未死後誰做依臘爾國王?荅:他的兒子撒洛蒙氏。問:撒洛蒙朝表甚麼東西?荅:表默契的熒光。問:怎麼表得來?荅:撒洛蒙治國常太平豐富。問:撒洛蒙做甚麼大功業?荅:用達未遺材規模建聖殿。問:聖殿如何分?荅:掛錦帳而分前後間。問:何等的人進得前間?荅:凡主祭者有事時取潔後得進。問:聖殿後間呌做甚麼?荅:呌做聖所之聖。問:何等人進得聖所之聖?荅:(86)天下單有一位大主祭教尊德[11]進。問:幾時得進?荅:不過每年一次。問:進的時行何禮?荅:把犧牲的血奉獻于天主纔敢進。問:此禮表甚麼意思?荅:表日後默契獻本血立功開天堂之門,因此吾主耶穌死時在聖所之聖前,錦帳裂開了。問:祭臺撒洛蒙安他在何處?荅:在聖前大空地。問:依臘爾國有幾多聖殿、幾多祭臺?荅:通國只有一座聖殿,一個祭臺。問:何故天主命如此?荅:欲表真主真教只有一無二。問:撒洛蒙費無數金銀寶貝建聖殿,天主何以賞他?荅:賜他越發(87)豐富,依臘爾外四方都進貢。問:撒洛蒙更受天主何厚賜?荅:天主賜他聰明睿智過天下的人。問:撒洛蒙得享何等的福樂?荅:各樣世界的福都享了,無所缺少。問:撒洛蒙敬愛天主自始至終否?荅:他到老心都變了,溺色、拜邪神。問:何意天主許撒洛蒙陷如此重罪?荅:欲教萬世人明白知世界的福樂與德行難以久長相合也。
十支裂教第十八章
撒洛蒙亡後,天主罰其罪以裂其國,如達奔亞明二支服庶子羅般氏餘十支,從厄法音支人熱洛般氏。熱洛般慮恐十支民徃柔撒冷聖殿禮拜天主,漸背己歸達未家王,所以壞其教乘,多愛塐偶邪情,即造二金犢,安在本國邊際,二處立祭臺,命非肋微支人為主祭,任臆定瞻禮之日,令眾俱學之,而以後主舊民裂教再不復合一矣。所謂裂教者,乃教人離聖而公會也。聖而公會乃存有真教諸端,無一謬,有倫序并証郊。維時天主所命聖教約櫃祭臺俱在柔撒冷聖殿內,所行禮儀,所奉瞻禮日,主教主祭執事,無非(89)天主所命,故柔撒冷為聖而公教會之本所。蓋自天地開闢以後,夫公教會常流傳不絕。每瑟接亞巴郎傳之道,亞巴郎接諾厄,諾厄接額諾格,額諾格接瑟德,瑟德接亞當矣。書教時,聖而公會亦名尋俄迓如,今名厄格勒西亞,二名同義,譯曰:集會。其一無裂。欲裂之者不在其內也。熱洛般王所立十支國名依臘爾國,厄法音國後起,撒瑪列邑作其都,亦名撒瑪列國。達未嗣攸王國名如達國,如達、奔雅明、肋微三支服之。蓋肋微人原散十二支郡間,因被熱洛般拆其(90)主祭本職,都歸如達國。況十郡內有多善者,忠心事依臘爾王,而不從裂教異端,不拜金犢,乃徃聖殿禮拜天主。如達國歷王雖係達未子孫,然有多不法達未規模,有暴虐者,有溺色者,有敬邪神者,亦有從善者,如達民守教規于外貌然槩為怕世患,望世福,事天主懷愛天主善義誠心者鮮矣。
十支裂教第十八章問荅
問:撒洛蒙的罪天主怎麼罰他?荅:撒洛蒙亡後,天主分其國。問:國十二支有幾支服撒洛蒙的兒子?荅:單(91)如達奔雅明二支。問:其餘十支從誰為王?從熱洛般。問:熱洛般屬那一支?荅:屬厄法音支。問:他要阻當十支的民徃柔撒冷聖殿禮拜天主,用何計較?荅:裂教。問:裂教何解?荅:離聖而公會,自為別會,便是裂教。問:真教有幾會?荅:總是一會,共萬世萬民。問:十支民既不往柔撒冷禮拜天主,拜誰為主?荅:熱洛般造兩個金犢,安在本國邊際兩處,教民禮拜。問:十支的人都從熱洛般王邪教,拜金犢否?荅:大槩從他只有善人雖別事順王的命,惟裂教拜金犢異端不從順,乃(92)徃柔撒冷禮拜天主。問:熱洛般王所立十支國名呌甚麼?荅:名依臘爾國、厄法音國、撒瑪列國,三名便是。問:達未子孫所存的名國呌甚麼?荅:名呌如達國。
眾先知時第十九章
十支裂教以後,天主使先知益多以慰真信輩,以化逆惡黨也。蓋蒙聖神默照通徹祕密,或逆知未來之情,信口傳天主旨,斯乃謂之先知者。以前每瑟、撒門、達未、撒洛蒙等是也。然以先知稱,特指遁世專務精修之輩,類今修道者也。所現德跡,即樂貧、持齋,以套(93)以皮為衣。若自己避交接,專習教經,候主命,而後出訓民也。額列及厄利叟二先知,其名最著,因依臘國道衰危,故天主使二聖教振之。亞假伯王從信邪神,額列罰厥罪以三年半無雨。一日使自天火降燼厥犧牲,而斥辱邪神之徒。又一日復生死孩,且多行神跡。終有火車舉之空中,至今未死。天主存之偕厄諾格焉。厥徒厄列叟繼厥責,亦大現靈蹟。所以幾王連外教者敬重之。及亡後,死人偶挨聖屍者即復活。雖然歷先知大槩受王之害。蓋諫王罪遭虐死者亦有(94)之矣。當時假先知多舉即冐天主照遣之名者,謟王諛民徇眾臆,預指後情捨羞[12]拂真先知之言,後事隨符否,乃辨真假先知,是以諸先知言皆錄而謹守之,以對情矣。
眾先知時第十九章問荅
問:十支既裂教,天主何慰善人而勸化惡人?荅:多使先知。問:怎麼樣的人呌做先知?荅:蒙天主默照通祕密或未來的事,信口傳天主聖旨,便是先知。問:十支裂教時,先知規矩何如?荅:大槩遁世而居山上修道(95)持齋、守窮、穿粗套皮衣、克己、務經教等善事。問:他們幾時出來講道理?荅:奉天主的命纔敢出來。問:眾先知中誰名聲最大?荅:額列與厄利叟二聖人,其名出眾。問:額列有何靈跡?荅:有惡王從信邪神,額列罰他三年不落雨。問:又作何靈跡?荅:使火從天來燒他祭天主之犧牲,所以大顯天主全能而辱邪神之徒。問:還作何靈跡?荅:復活死的孩子,另行許多講不盡的靈跡。問:到幾時纔死?荅:他不死,有火車帶他天主所備安所司額諾格至今還存,候世末。問:誰繼額列教(96)化依臘爾民?荅:其徒厄利叟。問:厄利叟亦行神否?荅:亦行許多,及死後有死人偶挨聖屍的即復活了。問:國王與民怎麼待先知?荅:大槩恨他們,亦有害死的。問:誰唆王及民害先知?荅:假先知便更[13]。問:何謂荅[14]先知?荅:非天主差而自冐為天主差就是。問:王與民怎麼敬信這假先知?荅:假先知最謟王而順眾人的情,所以取人的歡喜。問:先知既有真假,何以分別?荅:若信天主而所先講後來之事相符乃是真先知,若不信天主或講而後來不符便是假先知。問:有時不認(97)天主的人如道士、打卦等講後來之事如何解?荅:或是偶然之事,一百不着,中有二一着;或是魔鬼計較,欲㺯害,天主許之,以試善人真信否,到底所先說之事,不過淺近易猜之事,萬萬比不得天主差先知預講深遠之事情。
先知預言第二十章
先知十有六,其書猶存。依賽熱肋滅額瑟潔等皆是。編短者俗名之小先知也。凡書所載乃先當時語眾之談,以責罪惡,以勸之悔前非,除邪偶而歸真主也。(98)敬邪神之罪,比之以奸污;尋俄額比之以淫婦,欺嫌良夫而濫交奸黨者,所以畧形事邪神之醜,使人痛悔之矣。先知訓間多有指後情之言,且親切謂之預言也。夫此預言指撒瑪列國必將凋敗,依臘爾民被擄移遠方,除罕稀附如達同一督歸者外,其餘不得歸,再不作主民。又指把必隆王將敗如達國頹柔撒冷城,燬聖殿,擄民徃把必隆住七十年,而後西呂率伯爾撒與默達二國之軍旅攻把必隆解如達擄放之回本國,聖殿再建,京城復立,民得原業,先遭殘捕(99)而後脫諸讐害,增獲光榮矣。夫預言槩屬今世國家之遷變,況其間多有更要愈大者,即屬靈善後世之永福也。蓋諸先知談民自擄方歸諸言之中,亦細表默契之將臨,其受苦難,其立神國,召異民棄從古所狥邪教而歸正道矣。明指將結新盟使人忘出厄日多時之舊盟,其親訓人而銘教法于其心中,賦己神與各等人,俾能逆知後情。主之役默契者將負民之罪,無辜被欺辱。若眾人之末賤而為救他人似綿羊被牽屠戮。夫默契,達未之子,異民將仰望之,雲來柔(100)撒冷,承其教令而欽崇真主,後殿較先殿愈加熒輝,主良民終享厚福,非目所見、耳所聽、心所想可比之也。救世主生誕行跡,死歿大端,先知皆預錄之。然因其指國家暫事槩寓表天國永情,而兩說多參合。又因其默契之卑難與熒福二境兼示喻是以其書多有晦奧處矣。
先知預言第二十章問荅
問:諸先知中有幾個編了天主所默照之言?荅:有十六位。問:先知經底歸幾端?荅:歸三端。問:何謂三端?荅:(101)一訓民責其罪,一先示國家之事,一先指救世將來之情。問:有何罪先知最責醜?荅:從信邪神之罪便是。問:先知以何比方形容斯罪之醜?荅:比之淫婦欺良夫,而從奸徒者之醜。問:先知預講撒瑪列國何事?荅:預講天主將以遠方仇來滅國擄民徃遠處不得回來了。問:先知預講如達國何事?荅:講把必隆王來破京城燬化聖殿擄民徃把必隆七十年。問:先知言其七十年後有何事?荅:言西呂王攻把必隆放如達民回本國,復建聖殿。問:先知預載救世何事?荅:細備載(102)其事,說其將生于童身女,曰白冷郡內有遠王來朝等情。問:先知亦講救世主的苦難否?荅:亦明講,乃說其無罪而為我等之罪甘心受極苦楚至死惡人間。問:先知言救世主死後如何?荅:言其大得永光復活升天賦聖神廣訓萬民,公審判,賞善罰惡人。
把必隆擄第二十一章
凡先所指皆驗矣。天主即寬容依臘爾王與民之罪,屢用厥役聲勸之悛悔,數警責之,如是久而不見改,卒顯發義怒,而負之與其仇,撒瑪列城國滅民擄,散(103)徃遠方。亞西列王遣異民住其土矣。依臘爾亡後,如達國猶存一百餘載,見依臘爾所遭之嚴罰尚不以為戒鑒,主付之于把必隆王那卜各氏。其殘柔撒冷,燬殿搶聖器擄帶民,而遺土幾乎空荒矣。聖殿雖燬,祭禮雖止,然教統常存。蓋如達民在把必隆左道惡俗盛旺之所,猶遵每瑟之教法,守先祖古傳。夫把必隆大邑以滿城敬假神,行邪術,猜後情,溺于醜陋,即為壞世惡黨之像,其惡徒以勢數槩勝主善役,而此多遭彼之抑害也。當時那卜各為至能之王,性傲虐(104),令造金像甚巨,命眾民拜之,如達三聞童毅然不狥,詔王令擲之爐烈火之中,厥體全無損,安然唱歌讚頌天主焉。王異神跡,方識上主之能,而命諸民敬之矣。又那卜各與後繼幾王屢訝達泥爾睿智,其賴主祐所行之神跡亦明証真理如是,外教民始得知正道矣。來達泥爾是如達王苗裔,既被擄入把必隆京,因功才昇高職,而國最大責任之。然其行至清廉善聖天主默啟之,多通後情哲指列朝歷變與載之數,至默契之來,默契將被本民殺,所以柔撒冷與(105)如達民永敗矣。
把必隆擄第二十一章問荅
問:先知既勸依臘爾、如達二國人棄邪神歸天主,二國人聽先知否?荅:都不聽。問:天主怎罰依臘爾國人?荅:使亞西列國王破撒瑪列城,擄民去遠方。問:依臘爾人遠方後有甚麼人住其國?荅:亞西列王使遠方雜民住裡面。問:依臘爾國敗後,如達國還存否?荅:還存一百餘年。天主等他改過。問:如達人見依臘爾受重罰,他終改邪歸正否?荅:又不改。問:天主怎麼罰他?荅:(106)使那卜各來破柔撒冷城,燒燬聖殿,搶奪聖器,擄掠民去把必隆,而丟空地方。問:把必隆本民是何等人?荅:極異端惡俗之人。問:聖經內把必隆表甚麼東西?荅:表世俗而當。問:如達人處把必隆時學惡俗否?荅:不學,謹守每瑟規誡。問:那卜各王性子如何?荅:極傲虐。問:他行何事露其傲虐?荅:造大金像命眾民拜之,若有不拜,罰以火燒之罪。問:有誰人敢不拜?荅:如達三位大德少年,死不肯拜。問:王怎麼罰他們?荅:使兵卒綑他們手足,丟于猛烈火爐之中。問:他們在火中(107)何如?荅:蒙天主保祐一毫不受火之害,暢快自焰中揚揚讚頌天主。問:王覩斯神跡怎麼處?荅:認天主全能,諭眾敬之。問:天主還用誰發顯自己的大能,與把必隆王民都知道。荅:用達泥爾先知。問:達泥爾原是誰人?荅:原是如達王的子孫。問:他怎麼發顯天主的能?荅:他行多般神跡,又忠心事把必隆,作大夫時節,其德行清光。問:天主啟達泥爾知後來何事?荅:啟知預載力列朝之變與年數,到救世者降來。問:還預載何事?荅:預載救世者將被本民害死,所以天主敗如達(108)國。
如達復國第二十三章
如達既住把必隆擄地七十年,西呂氏伯爾撒王者克把隆放之本土,復建柔撒冷之殿矣。鎖巴白氏,如達支長者率民歸斯德拉氏主祭,極明教義者,訓民而輯列卷聖經矣。當初撒瑪列人及餘主民之仇阻之復立聖邑之城。夫撒瑪列人乃亞西列王昔使依臘爾地方者也。欲守每瑟教法,然初時并敬邪偶矣。柔撒冷終得再立,搦黑滅氏完厥城之功。民散住各(109)方而仍種田土。伯爾撒國存時,如達任意遵聖教毫無礙,而享太平。當時無先知,乃因自克預言,日後有所驗,即是堅心是事主,比昔更加忠心,而盡絕志向邪神之舊情,且勸異民認崇真主。其多留滯把必隆等伯爾撒國諸方者,益加務宣揚主之義,而真教之聞普傳行,異民之賢奇訝妙理二究論之焉。伯爾撒國果敗如達,泥爾預先語焉。亞肋贊氏馬色多大王率額撒人克之,然如達之政未改矣。亞肋贊死後,其將厥國多羅茂家立國于厄日多,以亞肋贊邑為都(110),瑟漏具立國于西列,以安多家邑為都。從二國分以後,如達屢遭其擾亂。如達人多漸衍于馬色多國與額撒各方,而廣敷真主之義。蓋主散之于異民諸方乃此也。
如達復國第二十二章問荅
問:如達民被擄在把必隆幾久?荅:七十年。問:誰放他們回國。荅:伯爾撒王明西呂者。問:誰作督領他們回來。荅:如達支長瑣巴白者。問:誰訓民而輯聖經?荅:斯德拉主祭者。問:如達民到本國就務甚麼事?荅:就務(111)立聖殿與[15]柔撒冷城。問:誰阻擋他們速就成其功業?荅:撒馬列民合餘鄰仇。問:城與殿之功業幾時得成?荅:到搦黑滅奉伯爾撒王旨來成之。問:誰敗伯爾撒國?荅:亞肋贊大王。問:亞肋贊死誰得他國許多地方?荅:他的將軍相分了。荅[16]:那時如達民如何?荅:大槩在本國,亦有多散異民諸方。問:何故天主使他們散異民諸方?荅:願他們宣揚天主之真理,漸預備異民沾默契教化之洪恩。
瑪嘉剖情第二十三章(112)
西列王安多居氏顯者欲強如達民背本教改古規,而從額撒邪術壞俗,乃突入柔撒冷,瀆殿廢祭,而如達民凡不犯主法者皆殺之。諸致命之中有七弟兄,王面命加之殘酷刑,厥母以復活享福之望勖之。瑪嘉剖家儒撻氏持戈以保國統,以救真教,尚依棲之地與信民忠烈數人協附之,兵雖絕少,而主祐之獲勝,復得柔撒冷,凈殿,仍前立祭而全救國于異民之枙。列弟兄之一西滿氏眾認之為民首,為教尊。其為亞羅嗣,眾托之統權至忠。先知達未子基斯督臨格(113)西滿之歷嗣稱王,然厥祚未久存。蓋羅瑪人既得天下巨分,又朋栢約氏率之勝東方。且西列與如達二國之王,然黑落忒用計先幸寵于儒畧色撒氏,後與奧斯得奪占如達國。靠羅瑪勢王焉。原來黑落忒于如達異方而同教外着認教守規的樣,素性極惡,無他教,惟謀高位,而多橫術酷虐,骨肉無情,妻與數子亦殺之矣。
瑪嘉剖情第二十三章問荅
問:西列王誰大害如德民?荅:安多居顯者。問:如何害?(114)興兵突進柔撒冷,褻瀆聖殿,強民背教,拜邪神。問:不從命者,王怎麼處之?荅:殺戮之。問:那時節為義致命者誰名聲最大?荅:有弟兄七個名著,惡王先許世界各樣福樂誘他們的心,後見他們不依從,加極苦之刑殺他們。問:誰勸他們如此堅固守道?荅:母親勸他們。問:母親用甚麼道理勸他們?荅:列陳主無數之恩與後復活常生大道理,教兒子為天主甘心捨命。問:如達民如此苦難竭力救他?荅:瑪嘉剖家儒撻興兵復獲柔撒冷凈,退異民。問:儒撻死後誰管民?荅:其(115)弟西滿。問:儒撻與西滿不是如達支,怎麼管得國民?荅:如達民自舉他掌管,所以國權沒有出如達支。問:誰敗瑪嘉剖家的權?荅:羅瑪的將軍。問:羅瑪將軍立誰為如達王?荅:立外國人名黑落忒者。問:黑落忒係何等人?荅:係詐偽殘忍之人,外面裝扮從教,內中實無教無情,將幾個兒子連妻子都殺了。
主將臨時第二十四章
邪神之教猶然橫於天下,但額撒多有儒者詆論之于聰慧士前,小民所從之教無據,惟以詩林之訛舛(116)認真儒明見其怪誕不足信,而極知神主天地者,較庶俗攸敬之諸神迥異,然不敢公揚起辨而距闢已定之教規,不過私議論,輕之擬之為馴服愚民術權,自亦眾行外禮,既不望得真道,恣縱極醜慾取淫樂,無所不至矣。獨有如達欽崇真主者也。撒瑪列人亦表事之之名,然與如達相恨,死不肯合每瑟經認之餘先知都不服之,自立殿于加里星山上,而爭之為宣禮拜主之本所焉。如達中教法亦衰矣。其中有撒都與法理二門,撒都者不信人之復活,靈神不死,天(117)神之有,而以天主為有形像者也。富豪與主祭多染其粗謬之異端也。法里叟者存真道正脈,無形之靈魂,肉身之復活,後世之常生諸端皆信之,以嚴守規誡為專務,然多雜猥屑之儀,玷真教,殆廢主誡,以培其人傳焉。因外表道德之樣最能動聳庶民,然大都詐偽,內藏貪悋好高餘惡情壞心矣。
主將臨時第二十四章問荅
問:救世主將來時世界如何?荅:邪教仍舊滿天下。問:人拜誰為主?荅:大槩拜塑偶邪神。問:塑偶邪神之虛(118)假是誰曉得?荅:額撒儒者有多少曉得的。問:儒者既明曉邪神之虛假,怎麼又拜他?荅:他們怕得罪人,因見當時國俗尚敬邪神之禮,所以順從之。問:那時節撒瑪列人如何?荅:他們棄絕了塑偶邪神,而認真主。問:既認天主何以不從真教?荅:他們與如達不相和睦,所以不肯到柔撒冷聖殿禮拜天主,從信聖經,亦不全。問:如達那時節如何?荅:天主教之中亦漸見衰慢了。問:教士分幾家?荅:分撒都及法理二家。問:撒都家有何說?荅:說無鬼神,人人不復活,天主有形像等(119)異端。問:誰從其說?荅:豪富多從之,亦有主祭從之。問:法理家如何說?荅:他們存真教脈絡,明辨天主鬼神肉身靈魂今暫世後常生人道理。問:法理家有甚麼弊病?荅:于天主誡規中妄雜自立規矩而持守之。問:他們還有甚麼不好事?荅:有多詐偽的外裝飾端正,而藏其極惡之心也。
如達望救第二十五章
如達視己為亞巴郎之後,生倨傲心,視他民為卑污,為天主厭棄之人,而甚輕慢之,以己統理天下為當(120)矣。如是羅瑪政之羅瑪人之僕黑洛忒王之心甚不甘伏惟候默契之來以逐叛反。蓋其注念經內預表默契凱榮之言,而以先知彰著其能大攸用之寓喻錯認為直語,是以謬臆默契必作王,似世俗之王,其武勇勝達未,豐富過撒洛蒙,如達肉人如此矣。但稀如達靈人謹守歷先知之傳,而明知主許約之辭更高妙,基斯督將賜之詳,較今世大特來贖罪,而建聖德,必立新盟,比舊盟益全,而刻之于人心之中。其將賦恩祐助人守教法,而古教所畧像之義,其實大成(121)矣。其使萬民歸真主之道,而其國朝屬後世矣。如達民賢者不肖者而望救世主,雖不同意思,然其見救世主降來定期已滿皆同。蓋先知餘[17]言已有驗矣。昔雅閣臨終示子國權出如達家時,救世主纔來。今觀異方人黑洛忒作王日違教法,又達泥爾預然救世主來年數已滿,是以如達、撒瑪列二國人無不日望之矣。
如達望救第二十五章問荅
問:黑洛忒作如達王,那時節眾民覺了甚麼事?荅:覺(122)救世主必定將來了。問:他們怎麼覺得此事?荅:古時雅閣臨終示其子國權出如達家時,救主纔來。當時黑洛忒非如達人而作王,所以如達人明曉得救世主今該來。問:如達人有何心望救世主?荅:如達民大槩為貪圖,亦有幾個善人。各樣的人望救世主,心不同。問:如達貪圖人何心望救世主?荅:一謂圖世虛福而望救世主特來滿此心。問:他們想救世主該有何裝扮?荅:他們想救世主該作世界大國王興兵服天下萬民,而封本國人作官,享安樂。問:他們怎麼如此(123)妄想?荅:聖經所讃救世主大能榮光,他們私臆錯解。問:如達善人何心望救世主?荅:望來贖其罪,開心之蒙,扶祐其愞弱,以真修道德。問:他們想救世主該有何裝扮?荅:想在世界立各善德機妙法。問:他們怎麼如此明白?荅:他們謹守先知的傳,常求天主光照而清心查聖經之義,所以得明白了。
救主聖誕第二十六章
當黑洛忒如達王奧斯得羅瑪天子之時,如達民間有精粹聖女瑪利亞氏適聖人若瑟氏,而共矢願守(124)童身。瑪利亞、若瑟皆住在加理辣省,納匝肋小邑內其屬如達支,而係達未苗裔,然窮乏。而若瑟以木匠為藝耳。天主遣使神報知瑪利亞主選之為基斯督之母,使神謂之曰:爾將孕生子,必名之耶穌,其為大而至之子,主與之達未之座,永王雅閣之家。使神既益語其為母不損童身,惟倚聖神之工,全能主異跡,而得生是子。瑪利亞方應諾,而立刻受孕矣。天主原前生平以厚寵滿瑪利亞以備斯妙情之成也。且所懷聖孩既同父為一天主,今又類我等,實為人,所殊(125)者只有自有聖德,於罪污無涉也。其生子于如達支土小邑白冷,昔達未生之所,如先知預告焉。蓋奧斯得下諭該民各在本土報名上籍,若瑟、瑪利亞奉命徃白冷,店無所投宿,且落馬房,而母生子焉。生前後其貞全然無損矣。襁褓子置之于槽內,是夜有數牧者聽使神而得知救世主纔生于白冷之大報,即徃敬之矣。
救主聖誕第二十六章問荅
問:救世主幾時來?荅:奧斯得作羅瑪天子黑洛忒作(126)如達王的時。問:誰作他的母親?荅:瑪亞利[18]。問:瑪利亞原是誰?荅:原是達未家苗裔,精粹德的女。問:他嫁誰?荅:嫁于聖若瑟,而兩個都守童身。問:瑪利亞如何得知天子選他為默契之母?荅:天子特差使神嘉俾爾報知他。問:瑪利亞聽使神之報如何荅應?荅:說已定心守童身。問:那時使神如何說?荅:告他將生之子非由人道而生,乃全能天主聖神妙工,毫不損動母之童身。問:瑪利亞既聽使神如此告,又應何說?荅:纔諾,乃謂使神曰:主之婢女在茲,希惟如汝言至成於我(127)。問:瑪利亞應諾了有何事出來?荅:立刻天主做人。問:如何做人?荅:一面天主以瑪利亞之血化成肉軀,賦之靈魂以成人之性,一面天主子結合之而成基利斯督。問:基斯督在何處降孕?荅:如達國加理辣省納匝肋邑內。問:在何處生?荅:白冷郡內。問:從納匝肋怎麼到白冷郡?荅:當時天子命天下人在本土報名上冊,白冷為達未本鄉,瑪利亞若瑟原土,因此徃到。問:瑪利亞在何房生基斯督?荅:馬房內裡。問:如何在馬房裡?荅:他無錢極窮,故以店房無人留他。問:基斯督(128)既生,誰來敬他?荅:當夜幾個守晚之牧夫即來敬看。問:那些牧人怎麼得知基斯督生在馬房?荅:使神報知他們。
耶穌童幼第二十七章
耶穌既生八日,依古經受割而始得耶穌之名,如使神言焉。耶穌二字本義即救世者,因來捄厥民于罪,有其名也。四旬既滿,瑪利亞上殿遵古教二禮,一曰取潔童身生子不拘是禮,乃甘心行之,一曰獻首子。時有老聖人西默紅氏聖寡婦能先知者亞納氏並(129)証耶穌為素望救世者也。異民之中初欽崇數瑪日也。白爾撒國務教學士曰:瑪日其望異星隨行自東而來,問如達王新生者何在?既遇之,朝拜獻黃金、乳香、沒藥。黑洛忒為瑪日之來甚驚駭,恐疑新生嬰致革其國位,下令于白冷界,凡二歲以下孩子盡殲之,即教會所敬諸聖嬰致命者也。若瑟預獲使神之告,而攜耶穌與瑪利亞避徃厄日多國,待老黑洛忒死,而後回居納匝肋。耶穌漸長壯,厥寵智恒滿矣。若瑟雖未生之,而得其父之稱。至十二歲依教規徃柔撒(130)冷奉巴斯卦瞻禮。父母不見踰三日,遇在殿坐教士中同辨論,無不異厥所荅奇味。從若瑟瑪利亞返納匝肋,而孝順之日愈增,齡與智寵于天主及眾人面前同若瑟行木匠手藝,如是隱藏至三歲,而主自幼時專務錢讓窮乏殷勤,殷立法欲我等遵依耳。
耶穌童幼第二十七章問荅
問:吾主幾時纔得耶穌之名?荅:生後八日受割時。問:耶穌二字怎麼解?荅:救世者便是。問:瑪利亞生耶穌後四十日又行何禮?荅:行古教二禮,一曰取潔,一曰(131)獻始子。問:瑪利亞童身生吾主耶穌,何故行取潔之禮?荅:不必拘此禮,但怕壞規矩,所以甘心遵守。問:瑪利亞與若瑟獻耶穌時遇誰在聖殿?荅:遇西默紅聖人,又遇聖婦亞納。問:他們見耶穌有何心?荅:滿心歡喜,認之為救世主,到處讚頌其恩。問:異民中誰先欽崇吾主耶穌?荅:數位瑪日自東方特來敬獻禮。問:他們怎麼知道吾主耶穌的聖誕?荅:天上現異星,天主又默祐他們明白知道。問:黑洛忒見瑪日來心裡如何?荅:他王掛慮的心不過即出軍令徃白冷界內凡(132)生二歲以下的孩子都殺戮了。問:吾主怎麼得迯命?荅:天神預告若瑟速帶耶穌與聖母瑪利亞徃厄日多國等候黑洛忒死後方回來。問:既回來在那裡住?荅:在納匝肋住。問:可遵順父母?荅:甘心孝敬聖母與聖若瑟。問:務甚麼手藝?荅:同聖若瑟做木匠的手藝。問:到幾時始講道理?荅:到十二歲時三日離了父母徃在天主堂司教中論道理。三日後,父母尋到主堂同回家,仍舊孝敬二親到三十歲。問:何故如此久隱藏?荅:吾主立錢讓忍耐樂貧孝順行善的表樣,都是(133)勸我們的要學他。問:若瑟是吾主的父親否?荅:不是真父親,但養吾主耶穌,因稱吾主的父而吾主孝敬他如父。
若翰付洗第二十八章
第白畧氏羅帝十五年,般雀比辣多奉厥旨督如達土時,顯出巨先知若翰氏。先有使神許之,與其父撒加列氏司祭者,其母依撒伯氏,與瑪利亞親戚者,素荒,終恃主異能生之,生平居野苦修勝古知,以黃蟲野物為食,以駝毛為衣,現遊沿若當河野地,勸眾(134)苦行悔工,因天國已進也。如達人自虜囬以來,五百餘載間未見先知,是以雲集來觀且聽之。若翰示眾以己為昔預知所指默契之先驅,特來報其臨格,備人迎之也。凡表改過歸正之意,若翰滌洗之于若當河,即使之洗澡,像古教人依例法常行取外潔之沐浴也。如達民異若翰聖德,欲認之為斯督,且實告眾以己非基斯督,曰:有將來者,其能勝予,予弗敢當解厥綦,其以聖神洗汝眾也。若翰之洗不過預備人承耶穌之洗固矣。耶穌肯受若翰之洗,以表各善之法(135),以付神能與水類也。受洗時,天開,聖神托白鴿之形,而明現有聲自天響曰:此為吾寵之子,吾心所喜悅者也。若翰又屢証揚耶穌時曰:厥寵無量,我等皆自其滿而受耳。蓋教法以每瑟而得聖寵,真理以耶穌而得成矣。從來無人見天主,其獨子在厥懷著賜我等識之。又指耶穌曰:此乃除世罪之羔羊,是以明示書教之犧牲,惟畧表之而已耳。
若翰附洗第二十八章問荅
問:吾主耶穌將出身講道于世,先有誰人來引帶人(136)認信之?荅:天主先差大聖人若翰。問:若翰父母有何名字?荅:其父名匝加列,作主祭。其母名依撒伯,與聖母瑪利亞有親。問:匝加列及依撒伯怎麼生得若翰?荅:天主全能保祐他們。問:何謂天主保祐他們而生若翰?荅:二位夫婦從未有生育,到年老天使特遣使神報之匝加列,其將生若翰,豈非天主全能之功?問:若翰自年幼務甚麼事?荅:離親野居苦修。問:野居食甚麼東西?荅:食草蜢與野蜜糖。問:穿甚麼衣服?荅:駝毛作苦衣,而用皮繫腰。問:幾時纔出來敷教?荅:天主(137)特命的時。問:為何天命特命他出敷教?荅:要他作吾主的先驅。問:先驅何解?荅:先理整路途以方便後來者之走便是先驅。問:若翰怎麼作吾主的先驅?荅:勸眾人痛改罪過以受吾主的恩。問:若翰稱洗者有何故?荅:凡聽其說向善改惡者,若翰洗之。又吾主甘受其洗,故稱洗者。問:若翰洗人之禮有聖教洗禮之効驗否?荅:沒有,不過先表聖教洗滌之禮而開其路。問:吾主耶穌收若翰之洗有何意?荅:要立各善之法而聖水為洗滌之妙用。問:若翰吾主耶穌時顯何異跡?(138)荅:天開聖神以白鴿之形降臨,而父發聲曰:此乃吾所喜悅之子。問:如達民要認若翰為誰?荅:要認他為救世主。問:怎麼後來不認他為救世主?荅:若翰明說己不是,乃吾主耶穌是也。問:若翰揚吾主的尊大怎麼講?荅:講其聖德無恨流行與天下人,其獨見天主賜人識天主。問:若翰又何稱吾主耶穌?荅:稱呼除世罪的羊羔。
耶穌召徒第二十九章
耶穌受若翰洗大約三十歲,洗後即隨聖神之引徃(139)曠野四十天嚴齋,飲食盡廢,而後任魔鬼多般試誘之。加理剌省加納邑有設婚席者,請耶穌子母並厥徒。蓋若翰徒中數有從之者也。席間酒乏而耶穌變許多水為酒。此厥神跡之首,而後行之甚多,始宣福音即天國之佳信,勸眾行苦悔功。不日就之來觀異跡,聽教訓者,最眾矣。不獨達人從之,且撒瑪列與異人亦然,厥名四達鄰方,特恩選數徒用之行教。在加理辣省遊恩撒勒湖召四漁者,西滿名之伯多羅,厥兄安德肋,與色白竇二子雅伯及若望。語四人曰:汝(140)等從吾,吾使汝漁人。他日見受稅吏瑪竇肋微氏坐于櫃,召之為徒矣。夫諸徒一聽厥召,盡棄舊業,專從之,常侍左右聆訓。耶穌以槩講于民之喻道益詳解之,使之洗滌信教改前非者焉。諸徒之中十有二名之使遣者。蓋使之播傳福音也。其十二曰:伯多羅與安德肋二弟兄,曰雅奇伯與若望即色白竇二子,曰斐理白,曰拔多茂,曰瑪竇多默,曰雅奇伯,係亞阜之子,與如達大陡,曰西滿加納㪍,曰茹撻依假掠也。耶穌選伯多羅為使徒之首。嘗一日問諸徒曰:汝擬吾(141)為誰?伯多羅代眾答:爾為基斯督,活天主之子也。耶穌曰:我謂爾汝,汝為石,且吾將建吾會斯石之上,地獄諸門永不克之。又將與汝天國之鑰,凡汝所縛于地者,亦縛于天也。凡汝所解于地者,亦解于天也。十二徒既選,主遣之播道于如達民,未詳講與撒瑪列及等異民。賜之痊病,活死,凈瘋,逐魔之能,禁之以是恩生利以饌糧備需之必受人之恨,捕而勖之。惟怕天主另選七十二徒,所訓之道,所賜之能,與使一然。凡已將親到之處,先耦遣之矣。(142)
耶穌召徒第二十九章問答
問:耶穌領洗後那裡去?荅:徃曠野裡。問:野裡如何度日?荅:四十日晝夜嚴齋絕無飲食。問:齋後遇甚麼事?荅:被魔再三試誘。問:吾主耶穌在那裡初顯異能?荅:在加納婚筵中化白水成旨酒。問:吾主怎麼召諸門徒?荅:向他們說你們從我,他們就隨從吾主耶穌,不離了。問:諸門徒中吾主立幾位使徒?荅:十二位。問:十二位有何名字?荅:伯多羅、安德肋、長雅谷伯、若望、斐理伯、拔多茂、瑪竇、多默,又雅谷伯、西滿、達陡、如撻(143)。問:十二位中誰為首?荅:就是伯多羅。吾主立他為聖教會的磐石。問:吾主賜伯多羅何權?荅:賜他赦罪開天堂門的大權。問:吾主差十二使徒傳教,先示他們甚麼事?荅:先示世人將恨謀害,不要怕他們,但要怕天主。問:吾主賜他們何能?荅:賜救病驅魔活死之能。問:戒他們何事?荅:戒他們勿用斯恩生利,勿慮心備後需。問:使徒之外吾主又差幾位門徒先徃,他親將到各處?荅:差七十二位,每處二位。
耶穌神蹟第三十章(144)
耶穌行無數神蹟以証天主遣之來訓人也。其所行蹟大異巫覡左道取虛輝之妖怪,且不同每瑟與額列之多靈迹驚怕人者。乃以恩及人身而賜人其所重生命與安平,所以取人心也。屢有淋病瘧血漏腫痿癱癩等就之,俄頃救之。多一言痊之,亦有未見耳自遠受其惠者。病只以手點其衣之邊而足以安矣。凡其經遊處,鄰方之疾痼雲集遮街市,屢擁圍其署,而不使假食。人到處隨之,即曠野暫避稠眾,眾亦從焉。多明瞽者之目。久有目自母胎一出瞽者,主以爛(145)泥塗目,頓啟明視。常使瘖言聾聽跛履彎[19]正矣。魔所附者多逐出,其魔竟死。亦多復活之。史紀之三:女孩方死畢一,穉舁徃墓一,辣匝洛痊已四日一。耶穌現步江,使伯鐸羅亦步,嘗一日驚戒,暴風而息之。數使厥徒一網獲魚其多甚異。一日以二餅五魚飽飫從于野之五千人。又他日以七餅而飽四千眾。隨意在人間而使人他人極密之念皆通。先講後情,在大簿山上偕伯鐸羅、雅谷伯、若望三徒祈禱時,厥形輒變,衣白過雪,容光勝日。徒見每瑟額列偕之談敘,且聽(146)聲曰:此乃吾所喜愛之子,汝須聽之。諸般神蹟俱表其稱基斯督,天主子。夫言之誠最著矣。況賜門徒是神能,且賜能行尤異,不獨自行而已矣。
耶穌神蹟第三十章問答
問:吾主耶穌子說為誰?荅:自說為基斯督、天主子。問:何証其實為基斯督天主子?荅:行無數的神跡,所以証得極明。問:邪道妖賊亦顯靈事,怎麼說吾主的神蹟明証其言之真?荅:邪道妖賊人所說靈跡多是假的,若真一二實事,不過賴魔能小事,萬萬比不得吾(147)主真真大大的神跡。問:如何知吾主神跡不是假傳的?荅:當吾主的世使徒講之如國其知的事,而當時本處人信之極確。福史紀之甚詳。若有些假處,容易敗露。且吾主大仇如達人亦認之,連囬囬傳之,實無可以猜之處也。問:吾主所行的是何神跡?荅:各樣痼疾愈之,著魔救之,使瞽者看、聾者聽、跛者行、彎[20]者正、死者活。問:吾主所復活的人有多少?荅:聖經紀錄三個,一個是纔死的女孩,一個是送埋的少年,一個是死四天埋了而朽壞的,名辣匝落。問:吾主又做何神(148)跡?荅:在野五餅二魚飽五千人,步行江水警戒狂風就息,在人間隱體,在大簿山上變形等就編天地大的一部書,其神迹尤載不盡。問:吾主在簿山怎麼變形?荅:他的衣服變白雪,面如太陽發光。問:誰看他變形?答:伯多羅、雅谷伯、若望三徒親眼看見。問:誰人顯來同吾主談論?荅:每瑟及額列二位古聖人。問:有何聲出來?荅:天主父從天發聲曰:此乃吾所喜悅之子,汝等宜聽之。
耶穌德行第三十一章(149)
耶穌載行諸般神蹟,載表各德至法心謙,所以自稱人子,即外有傭人之模,而安其分也。曰:吾來非願人之服事,乃願服事于人。屢隱藏所行之靈事痊病愈人之禁揚魔號呼其為天主子,亦禁之知。曠野所食之眾,意舉之為王,獨逃避。不圖本光,惟圖父遣之者之光。其順良甚矣。不爭辨,不高聲,不棄一人。有帶小孩子祝福,使徒叱阻,耶穌責徒,召孩進前,抱之以手蓋首祝福之,語眾宜效孩子,學小方可以入天國也。門徒槩係粗魯,多有過失。淋病常擁煩主,皆奇忍耐(150)當之。吾生平至窮,無地無屋無首之所受其訓于數人而俸之,亦有數聖德之婦隨有供之,步行路程地方雖燥熱,不辭午時日烈,受寒暑饑渴勌乏等苦,總不用神能為自便,從未見之笑。其嚴敬如此也。然最惻隱之心。有一朋友名辣匝洛死,哀哭而徃辣匝落,活之。本國人雖負恩至甚,其念柔撒冷後來之災患慘心悌泣,所以著愛國實情也。寬仁普施恩諸人。惡人願改,溫和接之不嫌棄,同飲食。然怙恃惡者,嚴責之。詐偽如學士法利叟警責尤嚴。雖明鑑其恨謀致死畧(151)無避,懼然其人有正教權主敬其任,勸眾宜聽其訓,不可效其行。當時帝王主遵其律法,而納錢糧。古教禮儀都守,常進聖殿,遇貿易以為褻瀆,而威逐之。屢終夜祈禱,語徒曰:遣我者,我以承行厥旨,為我粮,我无所不中厥意,因不獨我而與我常偕焉。
耶穌德行第三十一章問答
問:吾主耶穌行教既做神跡,又用何法?荅:表謙順良忍耐樂貧勇毅忠恕欽虔各德至法。問:吾主怎麼表謙讓的至法?荅:甘心做貧賤人,不肯做世國王。問:吾(152)主怎麼立順良的法?荅:不爭鬦,不嫌小孩子及窮粗魯之人。問:吾主怎麼待小孩子們?荅:招他們而降福,又教門徒學他們童子。問:吾主怎麼表忍耐的法?荅:傳教親步行遠路,不辭寒暑勌乏等窮人之勞苦。問:吾主怎麼表慈悲的法?荅:若罪人悔過矜憐寬貸他們。問:吾主怎麼表勇毅之法?荅:直責詐偽之人,不怕遭恨受害。問:吾主怎麼表忠心之法?荅:納錢糧律法無不守。問:吾主怎麼表欽虔之法?荅:教禮都遵守,終夜祈禱,常進堂行教忘飲食,而以承行天主父旨意(153)為糧。問:何故吾主立各德的善法?荅:意欲我們專學。
主教綱領第三十二章
如達人見耶穌神跡德行無不駭異,從者濟濟甚眾矣。國各處有會堂,如達人所集祈禱誦讀聖經、聆教士之解,耶穌屢進,亦講道焉。屢在海邊,或場圃隨遇人集,即訓之。其言句句有緊要之旨,其講法有威可敬服,不似常學修士之談。然詞中平易能使愚賤通之。有時以寓言遮蔽其義不使自恃倨傲者,得知其義綱領大約歸數端。一曰,其為基斯督自古聖所仰(154)慕者,每瑟及先知所預指者,其來之意非願廢古教,實欲成之也。一曰,常生在識天主,并天主所遣耶穌基斯。一曰,天主本靈欽崇之道在靈在誠。一曰,為父聖神,蓋耶穌曰己為天主之獨子,無自言無自為,而己言皆受之父耳。父所為無不指子,父所有無不與子。竟父子為一,即其如父,真天主而同為一天主,可明矣。又謂使徒其將遣施之慰神自父所發這。又曰,其自我取因父所有,我皆有之。聖神自父子而發,并三位為一,可知矣。又命使徒洗滌萬民,因父之子(155)之聖神之名,是以表人平宜奉之而其三位本無大小先後之分,尤著矣。耶穌為天主,其又為人,可明識矣。蓋自認父大於己,其來非似遂本意,乃以遂遣之者之意。又曰,無人升天,惟人子自天降而仍在天者得升焉。即其并天主真人,何疑哉?
主教綱領第叁拾貳章問答
問:吾主在那裡教訓眾人?答:不定,有時在聖殿,有時在會堂,有時在山上、海邊、路傍。隨人齊便教訓。問:吾主講道法如何?答:極有味,最感動人心。問:吾主道理(156)深遠,愚民怎麼通得?答:吾主特用淺淺比方,使下民粗魯人容易知道。問:博學之士亦明通得否?答:博學之士多有自恃驕傲,不虛心聽吾主之訓。因此吾主用寓言遮蔽道理,不與他們通善。若虛心聽吾主,亦明解。問:吾主教道有幾端大綱領?答:有三端。問:頭一端如何?答:天主惟一無二,本為靈無形者。敬至之事在靈在誠。問:第二端如何?答:天主雖一,然有三位,曰父曰子曰聖神便是。問:第三端如何?答:天主降生為人,一位兼天主與人二性,特來賜我等常生。問:常生(157)何在?答:吾主曰,常生在識天主與天主所遣之子。
主諄仁誠第三十三章
耶穌曰:天主愛世致賜己獨子,俾凡信之者免永禍而得常生也。此言表主降來,乃天主愛我等情實驗,則吾人愛天主為當然至誼矣。耶穌亦示吾人緊要專事在敬愛天主,而教經之訓無不歸二誡。第一最大曰:汝盡心盡生盡靈盡力愛慕天主次像;第二者曰:汝愛進人如己。人雖外方異教,無非吾進人者也。既愛之如己,則待之如願人待我焉。與他人與自己(158)所用之量,惟一無二。我欲獲己罪之赦,即人得罪于我,我必赦之。我有愆慾遮免責,即不可揚責人之密過。不喜人妄擬我,我亦不得妄擬人。大約凡人不願施我者,我槩不得施人也。是以吾主訓不可學如達內,徒以守誡外模淺字為足。蓋不殺人猶不足,而怒為恨闘殺人之根,必攻怒情矣。愛朋友不足,且不拘何人。不可恨之,連恨害吾者,吾亦必愛之矣。不奸尚不足,尤不可以目戀婦女。且婚配當復原理,一夫一妻,至死不可休離矣。不偷人物猶不足,即本物亦不(159)可太嚴守,宜讓之,寧受虧負傷己財,不可損仁愛之全。又不可慮營衣食等需物,宜托賴上主眷顧,最先謀天主之國與其善焉。
主諄仁誠第三十三章問答
問:吾主耶穌如何明天主愛人之心?答:吾主曰:天主極愛世人,致賜之以自己的獨子,俾信者免永禍而獲常生。問:天主如此愛人,欲人如何答之?答:欲人盡心愛之而已。問:吾主規誡總歸幾端?答:總歸二端而已。一曰愛慕天主萬有之上,一曰愛人如己。問:何謂(160)愛天主萬物之上?答:寧死不敢犯天主之命就是。問:何謂愛人如己?答:凡事欲他人施與我,我亦當施與他人就是。問:吾主說當愛進人如己,何謂進人?答:不論世上何人,就是外方異教仇人皆是進人。問:古教如達人筭得守誡否?答:不筭得,但守粗淺,不守誡全。問:怎麼守粗淺?答:外不殺人、不奸人妻、不偷盜、愛我恨我,如達民多不過如此淺淺守誡。問:何謂守誡全?答:心裡除惡之萌,不敢忿怒貪戀,情願讓本物。恨我者,我愛之。害我者,我恩之。吾主叮嚀如此,便是誡全(161)守誡也。
諭勸禱祐第三十四章
天主所命誡外,吾主又勸人用良策,以易守誡全,而到人力可到至善之處,如是欲遠貪慳,勸之盡賣己物,施價與貧窮,而從學主親立甘貧之法,且許之到天國得寶藏矣。欲遠邪色者,勸之弗娶弗嫁,而守貞潔。然此善非屬眾,惟蒙天主恩祐者能成之耳。吾主又訓守所命誡從所勸策吾等本無其力也。蓋曰:汝等離我無所能為矣。即如枝離本樹不能結果矣。又(162)曰:我即道即理即命也。又曰:我為門,由我而入者得永福也。又曰:我將賜之以湧至常生之水。更曰:我信者為活水之泉。其言指將賜之聖神以滿信之者之心也。諸寓言表吾人使得聖神所賜之恩祐,不克守誡得常生。然夫恩祐非由吾意而來。蓋主曰:風隨意吹。風指聖神也。又曰:使非父牽人,人不能就我也。可見祈禱為吾人至要最緊之事也。夫祈禱耶穌囑人極懇切。曰:宜常祈求無間焉。嘗一日門徒從求訓祈禱之法。吾主所授之曰:我等父在天者,爾名至聖,爾(163)國臨格。爾旨承行于地如于天焉。今日與我等日糧,而免我等債,如我亦免負我債者。又不引我等于誘感,乃救我等于兇惡。亞孟。以吾主親訓之經,故謂之主經矣。
諭勸禱祐第三十四章問答
問:誡上吾主耶穌還教甚麼事?答:還教行極善的事,所謂勸策就是。問:何故呌做勸策?答:不行之無罪,行之容易守誡,而更高功成大善故。問:如此吾主勸何策?答:勸捨財不理世俗的事,不娶不嫁,全守貞德。問:(164)人力量足行吾主勸諭否?答:不足,須要吾主恩祐纔行得。問:守十誡我們力量彀否?答:亦不彀,都須吾主的恩祐。問:吾主恩祐有何能?答:能醫人性之病,照光感動人心,克私慾而立各樣的善功。問:吾主要明恩祐之要緊用甚麼比方?答:吾主說人如樹枝,吾主如樹幹,枝葉花實皆從來,人善德功皆從吾主來。問:吾人怎麼會得此恩祐?答:該祈求天主便會得。問:幾時該祈求天主?答:吾主囑人祈求天主宜常無已。問:吾主所教念的經如何?答:就是教中人常念的天主經。(165)曰:在天我等父者,我等願爾名見聖,爾國臨格,爾旨承行于地如于天焉。我等望爾今日與我,我日用糧,而免我債,如我亦免負我債者。又不我許陷于誘惑[21],乃救我于兇惡。亞孟。
善現世境第三十五章
耶穌因明人隨天主所召,可到至善之處,則指應酬之賞,是以吾輩之望,不可區區限於地,似如達內徒。又不可積浮財藏于此下土,必積藏天也。福矣!富者因現有慰也。禍矣!今喜笑而敬于人者。又曰:汝等須(166)發奮,由窄門進。蓋門路有二:其一廣者,引人于永禍,人極多所從者也;其一窄者引人于永福,人絕少所遇者也。欲由夫窄道跟耶穌者,不拘何物都須棄之,而負其十字架,使遇有砥于路即欲間吾輩於吾主者,不願其屬朋友親戚父母夫妻,必恨之。若右手砥我,我必砍之。右目砥必抉之。就是所切愛者,必要離之,竟須自恨,即攻克私愛也。耶穌亦示其國非屬今世,更預告門徒其將被如達人棄,付于異民,受鞭擊凌辱,釘死十字架上,而第三日必復活。其徒不免如(167)師受害,而人將捕之,牽于官前以殺之,為事天主善功,曰:殺身者,汝輩不可怕之,乃殺身而投魂于火永苦者,此可怕也。至終守誡者得救也。凡在人前背我者,我在人前背之;認我者,我亦認之矣。
善現世境第三十五章問答
問:吾主的國屬今世否?答:吾主親口說其國非今世的國。問:吾主耶穌是天地萬物之主,何謂其國非今世的國?答:吾主不來享現世的福樂,而來為人受苦楚,所以說其國非今世之國也。問:善人在世如何?答:(168)善人都是吾主的徒僕,必定免不得同吾主的苦楚。問:善人必受之害,吾主耶穌預示門徒否?答:示他們極明,說世人將捕窘迫凌辱害死他們。問:依吾主說世上有幾條門路?答:有兩條,一到永福,一到永禍。問:到永福的路如何?答:吾主說到永禍的門路極寬大,入從之者最多。問:此言怎麼解?答:世界無數的人不順天主的命,所以自害而下地獄。問:到永福門路如何?答:吾主說到永福的門路極窄小,所去遇之者絕少。問:此言怎麼解?答:在世恒為善非容易之事,少有(169)人為肯勉力,所以少有人明辨真善于不善之事。問:人如何得入從永福窄路?答:該棄世物,負十字架,學吾主耶穌模樣。問:人願從此窄路,但或有物阻攔他,怎麼處?答:遇阻攔者不論父母夫妻親朋,都該憎恨如讐,攻克他。問:在今世傲富貴享安樂好否?答:不好。問:有甚麼不好?答:按吾主說富貴人的安樂不過暫時,因多犯天主的命,其苦永遠在,無盡之永苦也。
後世永境第三十六章
耶穌亦示門徒其未盡死前柔撒冷被戰亂,從開闢(170)而未有如是殘虐成敗殿傾致無石帖石。又示之福音普傳于天下後世界窮末方顯王威,熒來審判萬民。然不言幾時何日世末而自再來也。且以如達國凋殘,與天下消滅參講矣。是以吾輩之望,必向後世也。靈魂之不死,肉身之復活,吾主告甚詳。塞住撒都輩口,無語辨焉。又曰:自恨于是世者,自存于常生也。曰:我父遣我者之旨,欲凡見信子者得常生。吾將復活之于末日矣。又曰:將臨時凡在墓者聽天主子之聲即行,已行善者至生之復活;已行惡至審之復活(171)。據夫此諸言,後世有二所識之吉而形容之,即謂之筵席,謂之婚配,謂之景致,謂之天國也。一為地獄,即常死永火殘苦外闇涕泣切齒之所,有不死䖝,即自責自悔不已之心也。依吾主之言常生在覩天主。觀其未生天地前,原享之熒光,與耶穌基斯督偕處,而體耶穌之全仁,與天主□□[22]合一也。此耶穌訓世之大畧也。
後世永境第三十六章問答
問:吾主示知門徒後有何情?答:示他們其未盡死前(172)必有仇來攻如達國,極殘虐害民,拆柔撒冷城,毀化聖殿。問:吾主還示甚麼事?答:示其教傳于天下,然後世界窮盡,而其親來審判萬民。問:世界既窮盡,吾主如何來審判萬民?答:吾主曾說幾時來,要人無時不防備其來。問:來審判怎麼分人?答:分二樣,一樣為善的,一樣為惡的。問:為善的,吾主安他何所?答:吾主請他們升天堂,同享永福。問:為不善的,吾主定他何處?答:吾主棄他們下地獄,受永禍。問:天堂是甚麼所?答:就是無苦全樂的所。問:吾主怎麼比天堂的快樂?答:(173)比豐筵、婚配、國位、景致、熒光等。問:[23]天堂無婚配之禮,無飲食之筵,吾主如何用這些比方?答:不可以詞害意。吾主借人目快樂以使人容易曉得。問:地獄是何所?答:就是無樂全苦的所。問:吾主怎麼形容地獄的苦。答:吾主說其火不滅,其䖝不死,涕泣切齒不絕,幽暗不開。問:地獄有何不死的䖝?答:按聖賢大槩之解,地獄內雖有真不滅的火,沒有真䖝嚙人,不過比方人記得前罪,慘切痛悔,心苦如䖝嚙之一樣。問:天堂第一大快樂何在?答:在永遠明明白白覩天主的容(174)體。問:地獄的大苦何在?答:在永遠不得見天主,為一點世上的浮樂,失卻無窮之真福。
耶穌讐黨第三十七章
耶穌傳此教以德行跡,證之真理,自發明而責世壞俗,所以遭世人之恨。夫世人行之不善,既厭光而喜闇,以吾主外模擬之,為加利辣省納匝肋邑人,木匠之子,如達內黨目,其窮乏樸實謙遜溫良,不料其為達未大王嗣,來救民于仇而統服天下萬民者也。主祭國老長民者最恨之,學士[24]與法利叟憎之尤甚。學(175)士所不者即耶穌責其愚蒙,其輕忽天主而珍重人立傳也。法利叟所憎即吾主發其心偽傲貪也。眾以柔撒冷城與聖殿,為聖教倚附之所,永當存立,而耶穌預指殿城將頹,因無不恨之。然精光無所可責,謂眾曰:汝等之中誰責我以非乎?仇所怪即其痊病于撒把日,而自稱為從天降來者,為天主之子者也。然所行,人縂未行之,神跡明証其言之真,且先知所預言基斯督,當時得其驗矣。仇定意害死之。雖久自定受苦之日,期未至不能害之,屢避。有一日欲捉之,過(176)其中,使其不知見,竟來柔撒冷奉巴斯卦瞻禮。百姓眾眾遮道,相鋪衣于路上,手持樹枝,巨聲賀讃曰:萬福萬福,達未之子,欽主名而來者也。明明公共認之為默契。其仇不忿,益速其死,即會議定計賄十二使徒之一名茹撻依假掠約三十銀錢,其許以主付其手矣。
耶穌仇黨第三十七章問答
問:吾主特來施恩與世人,世人如何會答天主的寵愛?答:世人多仇恨吾主耶穌。問:何故仇恨他?答:吾主(177)道理如光照人惡情,因此世人不喜歡,而反恨吾主。問:是誰人仇恨吾主耶穌?答:各等的人都有,恒深恨的有四等:一曰學士,二曰法利叟,三曰主祭者,四曰長老者。問:百姓中為何有不愛慕耶穌者?答:有多擬他為納匝肋常人木匠的兒子,且見吾主不受世界的體面,作良善樸實貧窮的模樣,所以欺貧而不認為救世的主。問:學士何故恨吾主耶穌?答:因為吾主責其行不顧其言。問:法利叟何故恨吾主?答:因為吾主責其詐偽。問:主祭恨吾主有何故?答:因為吾主明(178)指聖殿將傾毀,而真真[25]將移他民。問:長老何故恨吾主?答:因為吾主不奉承,直責其非,而明世福之虛。問:吾主怪他甚麼事?答:怪兩件事:一件吾主瞻禮之日捄人之病,一件[26]自稱天主子。問:頭一件吾主如何闢他們?答:吾主明辯施恩哀矜,非慢瞻禮而越敬之。問:第二件吾主如何闢他們?答:吾主以古經,又以已靈行即証其有天主子之位。問:吾的仇如何不就害之而待久?答:吾自命日期未到,所以無人能害。問:有何事更惹吾主仇之恨?答:吾主來柔撒冷奉把斯卦(179)時,百姓迎接,大聲認他達未子、救世主。其仇越恨妬而定速害其命。問:他們要拿吾主用甚麼計較?答:賄茹撻依假掠。問:茹撻依係甚麼人?答:係十二使徒之首。問:他受吾主仇人多少銀子?答:受了三十個銀錢。問:許約他們何事?答:許約暗指吾主與他們手。
耶穌晚飡第三十八章
巴斯卦時,耶穌遣使徒備庭而後親到之,依古禮偕徒食羊羔。此所謂主晚飡也。飡間耶穌起離席,洗諸徒之足,以設相事之法,而成其潔。再即席食間,取麺(180)餅,仰謝天主,祝福餅上,分給與徒,曰:汝等領且食,此是我的肉身,將為汝等被付者也。汝等宜行此以憶予。又飡畢亦然,取盛葡萄酒之爵,仰謝天主,祝福于酒,語徒曰:汝眾領且飲,此是定新遺詔。我的血將為汝等且多人流注,致得罪之赦者也。每飲之時,汝等行此,為記念予。吾主如此,建己身血至聖之祕跡。所謂聖體事業。向已示如達人己為自天降之活糧,食之者得常生也。不食者,無真生也。蓋曰:吾肉實為食餚,吾血實為飲汁。食吾肉、飲其汁[27]者,其住于我內(181),我亦住于其內也。如達以粗淺之臆解其言,想吾主將本肉本血存原形像分碎給眾作肉身之糧,即自見怪也。耶穌示徒其言之義,高深猶遠。至晚末飡實以本身本血隱藏餅酒形像內,給之為靈魂之糧,所以驗先語也。飡後,主欲訣別眾徒,徃死多加教訓,預告當晚都離之,而伯多羅皆之至三。因見徒患失之甚憂,即慰許不日遣聖神使其通己。所訓之諸端,最諄之相愛。言畢,出都城到阿里襪園素祈禱之所。
耶穌晚飡第三十八章問答(182)
問:吾主未死前行甚麼禮?答:行巴斯卦古禮,飡中食羊羔。問:那時吾主立何謙讓之法?答:親洗使徒之足,立相讓相事之法。問:那時吾主新立何禮?答:新立聖體大禮。問:何謂聖體?答:吾主賜本肉本血作我們靈魂的糧。問:如何賜本肉?取麺餅,仰謝天主,祝福餅上,剖分與列徒,曰:汝眾領且食,此乃吾身也。問:如何賜血?答:取葡萄酒,謝天主,祝福于酒,與列徒曰:汝眾領飲,此乃吾血也。問:聖體大禮有何効驗?答:據吾主言,有常生之効驗。問:飡既畢,吾主何為?答:多般(183)曉喻門徒為訣詞。問:叮嚀囑咐甚麼事?答:叮嚀相愛而命相愛為厥徒之號。問:先示甚麼事?答:當晚諸徒散,伯多羅再三皆之使是。問:許使徒何事?答:許不久遣聖神來慰其憂而明其愚。問:吾主講畢徃那裡去?答:出城徃阿里襪薗常祈禱之所。
耶穌苦難第三十九章
耶穌在阿里襪薗深思將臨之苦,自放情極恐懼憂慮,伏仆頭面至地,出汗血滴至濕地,再三求父免苦楚之爵然,每曰:但勿成吾意,乃成爾意。茹撻率主祭(184)乃長老等所差之人,皆持軍器捉縛耶穌,送主祭之首蓋法氏。耶穌數現神跡,以示非不得已,乃甘願受人之害。多人捏誣之,教首屢問,耶穌無應。教首竟依法問其為基斯督天主子否?耶穌方明即言其是。諸仇以其言為懟慢天主,罪當死,付之署。眾小役終夜苦辱,遮目掌臉,戲問:你神,猜誰掌你?翼日送解比辣多氏,奉羅馬帝第白畧氏旨督如達者,告耶穌為亂人,普煽惑方民,禁納國稅,而自稱為王者也。諸端為虛捏,皆反吾主素訓也。耶穌嘿然不應。比辣多覺無(185)實罪,不願審之。聞人解送耶穌為加利辣王黑落忒暗的把氏,老黑落忒之子。暗的把久願見耶穌,望其面行神跡。耶穌仍嘿不出一言。王合軍旅欺戲之如顛狂焉。按國俗巴斯卦瞻禮之日,該放一囚人。比辣多願乘機放耶穌,然如達人寧願放盜賊兇人巴拉把氏。比辣多又欲足眾心免耶穌死,令苦鞭之,繼付兵卒。兵加茨冠其頭上,着之絳色敝服,手中設竹杖,代做權柄,戲拜為王,且掌額頭。又吐口水于耶穌面上焉。(186)
耶穌苦難第三十九章問答
問:吾主在阿里襪薗何為?答:祈求天主。問:吾主的心如何?答:深思將臨之苦楚,恐懼至死,而出汗血至地。問:吾主求天主何說?答:說父者免此苦爵,但勿成吾意,乃成爾爵。問:祈禱畢,吾主何徃?答:徃迎一夥惡人來拿捉者。問:誰率那些惡人來?答:茹撻惡徒。問:吾主有全能,他們怎麼拿得他?答:吾主甘願為受苦難死,任他們拿捉。問:先解何處去?答:先解送吾主在教首,名蓋法的處。問:蓋法署內何人集壟?答:吾主的仇人(187)都集壟,妄証吾主,願害死之。問:吾主如何辯諸仇之妄証?答:吾主好久嘿無言,到教首以天主名問吾主,你為活天主子、真基斯督否?問:吾主如何答應?答:吾主明白說是。問:那是蓋法何為?答:扯裂衣服,合眾仇譁曰:他懟慢天主,該死,何必他証?問:吾主如何過那一夜?答:在署內小人手下受無數的苦辱。問:那些小人如何苦辱吾主?答:遮目掌面而問誰打你,為先知,該曉得。問:天既明,眾仇解吾主何處?答:解到比辣多督院而妄告之。問:妄告吾主何罪?答:他說吾主止百(188)不許納稅糧,自稱為王。問:比辣多可信他們否?答:不信,明知吾主無罪。問:比辣多解吾主何處?答:解到黑落忒處。問:黑落忒如何審吾主?答:不審而戲侮吾主,然後解回比辣多。問:比辣多如何審?答:欲放吾主,所以先知數定將設計策放。問:設何計?答:將湊機會。那一天巴斯卦瞻禮,國俗該放一個囚犯,比辣多將一個極惡的犯名巴拉把,合吾主一並同設,而問眾人放誰?問:眾人如何對應?答:止放巴拉把,不放耶穌。問:那時比辣多怎麼處?答:欲息眾人之恨,故令苦鞭耶(189)穌,使兵卒苦辱吾主。問:他們如何苦辱耶穌?答:以茨冠加在頭上,以絳色敝服着身,以竹杖設拿手中,跪在吾主面前,戲侮之,道:恭喜如達王。又打掌頰上,又吐唾面。
耶穌釘死第四十章
比辣多攜耶穌戴茨冠着絳敝套,使眾視之。然民眾不獨不憐之,益譁號,求釘之于十字架上,嚇驚比辣多,曰:自稱王,爾放之,必不愛帝王。比辣多當眾盥手曰:我凈于此義人之血。眾人曰:其血歸我等上,且我(190)等子上。比辣多終准眾求,令耶穌負十字架到城外加瓦畧棄尸之所。其手足釘十字架,而豎之兩盜之中。當時十字架為極酷至凌之刑具,惟下賤、犯極重罪如盜賊、謀死等服之。兵相分耶穌之衣,而設鬮誰得袍。耶穌祈禱天主為害死己者也。主祭、長老都來戲責之曰:彼自稱為基斯督、依臘爾王、天主子,今宜自救下十字架。耶穌渴,人送之以膽、以醋。此達未與依賽所先語者也。耶穌力猶全能。釘六時,見聖經語言已盡成□[28]畢,即送靈,日即失光,地震墳開,多死者(191)復活,殿中聖所前之帆幔從上至下自裂,以表古教奧義皆已明。而聖所攸表從來所封天堂已開耳。耶穌死瞻禮六巴斯卦前一日,眾祭羊羔之時。夫羊羔及餘自有天地以來之祭,無不表其十字架上之死也。一兵欲驗耶穌果死否,以鎗刺其肋旁,即流水與血焉。尼閣德及藥塞自利馬跌來者二徒下聖屍以香液濡沫之。依如達俗瘞于藥塞進加瓦畧前新造之墓。乃聖屍雖死,毫無見朽爛,而仍常為主之聖,且天主子之身矣。主祭與法利叟輩記耶穌曾許己復(192)活,使兵防守其墳而封墓門焉。
耶穌釘死第四十章問答
問:眾人見吾主戴茨冠、穿絳色爛衣,其冤恨息否?答:未息,越噪,求比辣多釘死于十字架上。嚇他說他自稱王,你若不釘死,自作帝王之仇。問:那時節比辣多如何?答:當眾洗手說我凈于此義人之血。問:眾人如何說?答:一齊說其血我等及我等子孫擔戴。問:比辣多如何終判?答:准眾求判耶穌釘十字架。問:十字架是刑物?答:當時是極酷極凌之刑具,但遇下等賤人(193)犯極重罪方用此刑。問:吾主在何處釘十字架?答:在城外棄屍之所,名呌加瓦畧。問:誰同吾主釘十字架?答:兩個強盜釘在吾主左右。問:吾主釘懸時講何言?答:求天主赦其仇害己死之罪。問:又講何言?答:言我口渴,即有人拿醋調膽與吾主飲。問:吾主氣未絕,有何言說?答:說父我托我神於爾手,又成畢,纔俯首絕氣而送靈魂出肉身。問:吾主死的時,世界有何變?答:日失光,地大震,石粉碎,塚自開,先聖多復活,聖殿中帳從上至下自裂。問:瞻禮幾日吾主纔死?答:瞻禮六(194)。問:幾時?答:申時。問:誰殮塟吾主耶穌?答:尼閣德藥塞,耶穌二徒。問:他們如何殮塟?答:自十字架下聖屍,用香油液沫過布收殮,然後塟于若瑟新造墳墓,盖大石板關之。問:吾主的仇如何?答:先稟比辣多,而後封吾主的墓,使兵役嚴防守。
復活升天第四十一章
耶穌聖屍瞻禮全日在墓。瞻禮首日係死後第三日。太陽未出,前地大震,而耶穌巨榮光復活,自天使神來揭開封墓之石,而坐上。其目如電,衣白如雪,眾兵(195)驚嚇似死。時有數聖婦來尋聖軀,欲再傳香液,遇墓已開,驚訝不已。使神語之曰:爾輩覓被釘耶穌,今已復活不在此,爾輩徃報厥徒及伯多祿,皆宜徃加利辣在彼得見之如自先言焉。諸徒聆婦報,不甚以為意,未信耶穌復活。到親眼視手摸[29],而偕耶穌交談飲食。蓋四十間子數處現之。一次五百有餘,羣聚公見之。伯多羅早見之。耶穌以愛之否問之三,而命之牧其羊。四十日間多般訓徒而開啟心,使明經義。噓之曰:汝輩領聖神,汝凡所赦人的罪,果赦矣。所留之罪(196)果留矣。又曰:天地內之權,吾全授之汝等,以斯福音不但傳與如達人,且遍去天下。傳撒瑪列及異方萬民,訓之全守吾命諸端,而洗之以父之子、聖神之名。凡信領洗者必得永福,不信者不免永禍。且信者能多樣行聖跡。我偕汝等在至世界盡終。囑不離柔撒冷,到領從上降臨聖神之德,而許不日使之末現阿里襪山上。訣語之後,舉手降福之,而當眾升天。雲接之而奪于徒目。二使神以人形語徒曰:汝輩見耶穌如此升天,後日依然而來。諸徒滿心歡喜,囬柔冷,連(197)十天懇切祈禱矣。耶穌升天即登其國位,坐于天主父之右,而住是城到來判生死。且判後神人無不服天主命,而天主旨意悉成矣。
復活升天第四十一章問答
問:耶穌聖屍既在墓,靈魂何在?答:徃地獄救出古聖人。問:聖屍與靈魂到幾時不相離了?答:到第三日絕早。問:那一日如何不相離?答:吾主大榮光復活,靈魂合肉身,而萬萬年不離了。問:吾主之復活怎麼顯揚?答:地大震,有使神從天來推開墳墓之石板,而坐在(198)其上。問:誰見使神?答:數位聖婦徃傳香液于聖屍者。問:使神何謂聖婦?答:謂他們曰:汝尋被釘耶穌,他復活了,不在此,汝徃報其徒。問:門徒聞聖婦之報,可信否?答:不信,到目擊手摸[30],與耶穌談論、飲食,方纔信其復活之真。問:耶穌復活後現幾多次?答:四十日間現不知幾許次。問:現作甚麼?答:欲証其復活之真,訓使徒傳教之法。問:四十天內賜宗徒何權?答:賜赦罪留罪之大權。問:命誰為教長?答:命伯多羅。問:命使徒傳教何處何人?答:命遍徃天下,傳與萬民。問:命何禮為(199)進教之門?答:命洗滌之禮。問:許使徒何恩?答:許不日遣聖神降臨其心。問:又許何恩?答:許到世界窮盡同他們居住。問:吾主復活從四十日既滿徃那裡去?答:帶門徒徃阿里襪山上,諭之後舉手降福,而當眾升天。問:耶穌在天得何座?答:得極高的座位,就坐于全能天主父之右。問:主升天于後,誰現與諸徒?答:二位使神。問:使神何說?答:說吾主如已升天去之日後從天必降來一焉。問:吾主既升天,諸徒何歸?答:依吾主命歸柔撒冷,十天祈禱,候聖神降臨。(200)
聖神降臨第四十二章
耶穌既升天,厥徒會集,大約一百二十。伯多羅語:因茹撻叛負耶穌,自失望縊死。今該諸徒中選一補其位。眾鬮舉瑪弟亞偕十一筭為使徒,同作耶穌復活之証。到五旬之日,眾齊一處。時自天忽響起,如猛風遍充房屋,遂現碎火形如舌,散住各人頂上方,皆滿領聖神,始講百方之音,誦揚天主之大五旬瞻禮,後巴斯卦瞻禮五十天,即古教頒下于野之日,每年依是教三大瞻禮之一,如達人自百方集柔撒冷殿行(201)禮。其許多向聖神降臨風響之所而徃焉。各聞聖徒談其方言,知皆生長于加利辣,殊駭愕。伯多羅及餘十一使徒方出,示眾以異事之原由,乃其所釘死耶穌已復活而遣聖神,如前許言。其為真主,實基斯督者也。聽此言者多感動,問徒以該何為?伯多羅曰:汝等行痛恨之功,而各以耶穌之名領洗方得之赦,亦受聖神之恩。即日人三千領洗。改日伯多羅到聖殿見自母胎患瘸者痊之,五千領洗焉。如是新教宣闡之日,即古教頒宣而眾獻新收于天主之日也。使徒(202)及徒當日領聖神者,其心頃刻改化矣。滿心愛慕天主,守其誡,不但不以為難,且以為樂。凡古經諸卷,耶穌昔言,無不明達,而燦覺主國屬天屬靈者也。自是得異瞻奇力,即世界千樂萬苦,不以為意。且不怕權勢,毅然喜致命,証實道矣。
聖神降臨第四十二章問答
問:使徒集壟十天間定甚麼事?答:定瑪弟亞補茹撻之缺,而滿十二使徒之數。問:到了第十天有何變?答:到辰時天轟响,烈風滿吹,諸徒坐的房忽舌火現各(203)人頂,而皆滿聖神。問:那一日是何日?答:是五旬的瞻禮,民奉謝天主昔頒古教之恩,獻當年之新收。問:當日有何人在柔撒冷?答:百方之人集壟行禮。問:聖神之降臨如何揚?答:百方之人各聽使徒講其本音,訝愕之間,伯多羅明告眾人。問:伯多羅告眾如何說?答:說道毋怪,汝等數日前所釘死耶穌,其為真主默契者,第三日復活。我們親眼見之升天,今坐天主之右,而遣聖神使我們講百方之音。問:眾人聞伯多羅之言,生何心?答:有多心感動痛,即請問伯多羅如今怎(204)麼處。問:伯多羅怎麼答應?答:說道宜悔補徃過,因耶穌之名領洗。問:當日領洗多少人?答:三千人。問:改日又領洗幾多?答:一日伯多羅痊一人自母胎瘸者,即日有五千領洗。問:諸徒領聖神,其心有何化?答:即定于善,不亂動了。經典之義都通明白。又喜歡受苦致命,証耶穌真道。
都中教會第四十三章
柔撒冷內如達人信從耶穌者,不日最衰也,皆相和愛同一心一靈焉。吾主先所言我們之號在相愛人(205),皆以此號認吾徒者,到是時真驗矣。入教者槩使徒左右恒隨之聆訓,每日進殿一齊祈禱。另集行祭禮,領聖體。禮畢忘懷喜樂飲食,因明知柔撒冷不久必毀。又世上無物足戀,惟專務耶穌天國。是以輕忽世財,所有悉捐,共用田屋。業盡賣,投價使徒足下。使徒隨各宜支用,不使教友間有窮苦。城百姓無不愛敬。惟怕如達黨不敢近之矣。夫柔撒冷初進者,筭為從來上等之教會,以後凡願精修謹守福音者無不仰慕。其至範入教者既日眾,使徒難詳各情,因請眾友(206)選七善人幫之,即立之為副使。其職在副祭,而管教席。夫席有二:一屬靈魂,即聖體,副祭者授之與會友;一屬肉身,副教者管教會之財業,而支各用之糧。使徒既托此任與副祭,自專務祈禱傳道。然猶許副祭講道付洗焉。
都中教會第四十三章問答
問:柔撒冷眾初進教者如何相待?答:相和愛似同一心一靈也。問:他們務甚麼事?答:常在使徒左右專心聽教訓。問:他們在那裡祈禱論道?答:每日集壟聖殿。(207)問:他們在那裡獻祭領聖體?答:又集壟他房。問:他房既然常隨,使徒如何料理自家的事?答:大槩不理世俗的事情了。問:若有財主怎麼處?答:把自己的財物都送與教會。問:若有房屋田地怎麼處?答:都賣去,以其價銀投于使徒腳下。問:貧窮的怎麼得不理世俗的事?答:使徒把富貴的財分與貧乏人用,總沒有分彼此你們之別,都是公用的。問:使徒怎麼管得人如此眾的事情?答:人太多時請教友舉數善人立為副使。問:立副使之後,使徒管甚麼事?答:專務祈禱講道(208)理,別事一槩不理了。問:副使有何職分?答:管教會的席。問:聖教會有幾樣的席?答:有兩樣席。一樣屬靈魂,就是聖體;一樣屬肉身,就是衣食諸需物。問:副使怎麼管聖體的事?答:他們授聖體與眾教友。問:怎麼管需物?答:凡教會的財業都在其手,而分與教友。問:本職外還有甚麼事使徒所許副使行?答:還許他們講道理而付洗。
如達補教第四十四章
如達內徒貪財樂名,是以不味耶穌真福音。撒肚叟(209)不信肉身之復活、靈魂之永在。其厭之尤甚。厥門多有權勢之人,主祭之首亦在焉。使徒初闡揚福音時,如撻有能之人嚴行禁飭命命勿出耶穌名,繼監之,使神救之。如達人再捉鞭之,使徒喜為耶穌名受辱。毅然謂主仇曰:請汝等自斷,順汝命逆主命,義乎?蓋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之事,我們不得不講。耶穌汝等所釘死十字架上者已復活。今我伏其名多行神跡。[31]副祭之首斯德望氏大行靈跡,勇然責如達之頑梗,而告証真教已不泥柔撒冷城不膠古殿(210)。如達人以之為怨慢聖殿,而石死之。如是斯德望立為聖教首致命者。時柔撒冷教會遭極殘捕而使徒外餘友皆如達國各方至撒瑪列也。最恨害教者,乃一法利叟門博學少年掃落。夕遍搜房屋,遇教友不拘男女捉監之。狠心猛氣,圖滅耶穌教,欲酷殺其門人,似渴其血。進大主祭,請給文書,而親徃達馬有拿耶穌門徒,近城白[32]日,倏見異光,圍瞎之,以至墜馬。且聽聲曰:掃落掃洛,為何補我。我是耶穌,你枉攻我。掃落對曰:主欲我何為?主命之徃見一聖人亞那聶氏(211)。依其訓,亞那聶洗之,而後眼明。掃落即熱烈傳揚福音,以葆落為名。耶穌親訓之,而命為使徒。當時[33]副使之一斐理伯氏至撒馬列勸化許多人,皆領洗進教。使徒在柔撒冷聞之,遣伯多羅、若望徃堅振,成就其信。二使徒為之祈禱,按手其上,而新友顯領聖神,俾之能講異言,奇行靈跡。撒馬列初領洗之中有一巫夕蒙氏,見使徒以手之安付聖神,願獻銀以求是能。伯多羅責其惡曰:你銀連你敗矣。因你臆天主之恩為可售之物。即勸之以悔而補焉。從彼以後,但以(212)神物為貿易,其罪謂之夕蒙之孽也。
如達捕教第四十四章問答
問:使徒既明顯耶穌之能,柔撒冷內還有不認耶穌為默契否?答:有甚多。問:為何不信?答:他們數日前害死耶穌,今不忍說誤釘真主,又貪浮財、戀世樂,不能味[34]精道。問:最恨耶穌教者是那一等的人?答:就是撒都門徒,不信靈之永在,肉身之復活。耶穌教明闢其異端,因此最惱恨之。問:從撒都們者是何等的人?答:有勢力之人多從。連當時人大祭主亦在其間。問:如(213)徒受如達人何捕害?答:初禁使徒傳教,不許說出耶穌之名。使徒不依而被如達監囚。問:誰救他們出監牢?答:天主遣使神來救,勸不怕明講耶穌之道。問:其仇又加何害?答:鞭撻他們,禁止傳教。問:使徒受鞭有何心?答:滿心歡喜,為耶穌之名受苦辱。問:人要禁止傳教,他們如何對說?答:說道請你們作主,天主命與你們命相反,順誰命為義理?我等親見親聞的事不得不傳証。問:吾主升天後首致命為真教是誰?答:就是[35]副使之一名斯德望者。問:怎麼致命?答:明白証(214)耶穌為基利斯督,不從其教者,妄賴聖殿,天主必罰其頑硬。人不忿其真言,而用石頭打死他。問:耶穌眾仇間是那一個最利害?答:就是一個少年名掃落者。問:掃落如何害聖教?答:斯德望是他同如達人害死的。又他遍房屋搜教友,不論男女,拉到古教長之前,請重處罰。問:又何謀害教友?答:請大主祭者發文書許他到達馬府捉拿,解柔撒冷問罪。問:他進[36]達馬城遇何事?答:忽然見大光圍之,奪其目睛,致跌下馬。又聽有聲說:掃落掃落,何故害我?我就是你所害之耶(215)蘇。你拗我不過。問:掃落如何應對?答:主欲我何為?問:主有何命之。答:命進城聽亞那聶之說。問:掃落到亞那聶家受何好用?答:領洗,眼睛就開明,心越明,殷殷勤傳教。問:他後來有何名?答:呌名做保落,就是教中所敬的聖保落使徒。問:如何筭他為使徒?答:耶穌吾主雖升了天,而親教訓,立他為使徒。問:誰先徃撒馬列傳教?答:斐理伯,七副祭之一也。問:撒馬列的人如何聽福音之傳?答:信從者甚多,所以伯多羅、若望二位使徒去堅振他。問:如何堅振他?答:置手其上祈禱(216),即聖神現臨,使教友講異音、行靈跡。問:誰想用銀子買此權?答:夕蒙作為巫祝,而後進教者也。問:伯多羅如何說他?答:斥其罪惡,勸他深深痛悔。問:天主教所講夕蒙孽重怎麼解?答:凡人買賣教中神事物都教做夕蒙孽,筭為重大罪。
教化異民第[37]四十五章
撒馬列領洗教後越不多時,異民亦入教會。時有羅馬人做百總,名呌葛搦力者,雖生為異民,而得知真主惟一,敬事祈禱之,大捨施窮乏。一使神奉天主差(217)來告知其素祈已准,須請伯多羅來訓之以正道也。伯多羅一面蒙天主默照,示主所造之物無一為穢濁。天主之神且命之同葛搦力所差兵徃訓之。伯多羅及如達人習顧異民為穢濁,使無彼異跡難克嫌異民素性不甘與交焉。伯多羅進葛搦力屋,多遇其親友。初訓之時,眾倏領聖神發各音頌揚天主。伯多羅見其已領聖寵之洗,即令受水洗。列使徒及餘會友始聞伯多羅入未割人之屋,同飲食,不免怪異。及伯多羅陳白前情,無不服,皆嘆奇,曰:奇哉!連異民,天(218)主賜之痛悔,以得常生矣。如是異民召化奧旨,自古載于諸經典。而彼時方明著焉。聖保琭為異民之使徒。解其義尤詳矣。按聖徒之言,亞巴郎真裔依臘爾實人,非亞巴郎肉生之子孫,乃天主所許特慈所選,即學亞巴郎信德者也。異民中多有蒙神召者,不惟如達人而已。天主之盟,既不拘肉血生郎,割禮無益已。夫盟廣屬萬民,而天主另定別禮以神復生人也。因天主召異民,素非其民者,今為其親民也。其古民以無信見棄矣。其罪乃異民之益。蓋天主召異民代(219)充其闕體真依臘爾也。如達鮮信福音者,賴信獲福而似肥樹之幹;異民入接其上,如野苦阿利襪枝接合薗中甜阿利襪樹焉。天主姑棄絕如達頑硬,至所選異民享常生得入教會。蓋世末時方救如達餘民也。異民既進教,列使依耶穌命分散天下敷教。使遇如達民,先勸之。如達人既不信,轉訓異民矣。
教化異民第四十五章問答
問:異民中誰先信耶穌教?答:一位武官,名葛搦力。問:葛搦力原是何等的人?答:原是異民,但曉得萬物之(220)主惟一,奉事他,常祈禱,哀矜貧窮。問:如何得知耶穌教諸端?答:天主特差一使神示知他該請伯多羅來教訓。問:伯多羅愛去教訓否?答:凡如達民最嫌異民,不愛同交談飲食,所以伯[38]多羅本心不甚愛去。問:伯多羅本心不愛去,為何去了?答:天主特示他不可嫌異民,該去訓葛搦力。問:伯多羅到他家遇甚麼人?答:遇葛搦力集壟親戚朋友皆願領教。問:伯多羅教他們時有何事出來?答:聖神忽然降臨眾人之心,使講異言,讚美天主。問:伯多羅見此異跡,如何處?答:就以(221)水付洗。問:那時節有何奧理顯出來?答:天主召異民,奧理便是。問:列使徒中誰把奧義解得極明?答:葆琭便是,所以稱為異民之使徒。問:保琭解斯奧理如何說?答:說亞巴郎真後代非亞巴郎肉生之子孫,乃是學亞巴郎信德之人。問:聖保琭如何比如達人?答:比如肥樹。信耶穌者如根幹;不信者如砍斷之枝。問:何比異民?答:比瘦野樹,其枝接合肥樹上。問:列使徒見天主召異民如何處?答:奉主命分散天下敷教,而真教始行甚廣焉。(222)
教會政序第四十六章
使徒相別前同立信章,以別真信友於諸異端。蓋當時入教者或如達人,或異民,有以私臆襍耶穌正道。故使徒協心定信章,以防其害。章文曰:我信于天主父全能肇成天地,且于其獨子耶穌基利斯督,我等主。其因聖神降孕,生于童身瑪利亞。在般雀比辣多之下受苦,被釘十字架。死而乃瘞,降地獄。第三日自死者中復活。我信升天,坐于全[39]能父之右。日後從彼而來,審判生死者。我信于聖神,聖而公教會,諸聖相(223)通功,罪之赦,肉身之復活,常生。亞孟。使徒傳教多遊遠方。亞歌伯,亞阜之子,留柔撒冷作主教,特救其方。若望行教于小亞細亞,住額弗所邑,至年甚老。保琭遊教于西列瑪、塞多額撒等方。路嘉伴之者,紀其路跡至羅瑪,載于使徒跡經矣。然最大會統伯多羅建之初,在柔撒冷,以尋俄雅古教會為基,立新教會,繼立座在安多賈,始稱基斯當伯多羅。遊至羅瑪而穩定厥座,不遷已也。遣厥徒馬耳谷徃肋山達邑、厄日多等近方之首,而次羅瑪者,立教會焉。如是羅瑪、肋(224)山达、安多賈三大邑之教會,皆伯多羅立之。又自羅瑪遣徒亦然,立會于依達列西夕列各方,嗣位歷巴巴繼遣學使徒德行之人加列今弗郎節利未亞依巴業普傳教焉。使徒旋建教會,旋立主教與主祭及輔祭者于各方。主教者謂之比斯玻,譯言觀顧也。按耶穌之命主教為本方教會之首,全握神權焉。主祭謂之鐸德,譯言司神事也。按耶穌之命厥職在助主教于至聖事。凡專務教會之事者格吏,譯言本業。其學古教肋微家,天主以之為本業。彼亦以天主為本(225)業,故也。凡教友順鐸德、輔[40]祭之訓。鐸德順本主教;主教順使徒。因吾主立伯多羅為諸徒之首,是以嗣其位。羅瑪之主教,今謂巴巴者即為諸主教之首。天主賜之為諸主教有權之尊。蓋代吾主為聖而公會之崇首。然既升天,不使人見,特立巴巴,世世作教會之顯首矣。
教會政序第四十六章問答
問:進耶穌教之人極多,真道脈絡各都存守否?答:有多不守起異說,襍亂聖道,蠱惑教友之心。問:使徒用(226)何法防備異端?答:協心做信章。問:[41]如何說?答:就是我信云云。問:列使徒傳教規矩何如?答:若所化之方人多進教,即合為一會,立主教管之。問:主教者有何職分?答:奉天主命牧該方之命,料理聖教事體。問:誰助主教?答:列鐸德、副使等格吏之員。問:格吏二字何解?答:解曰:本業。問:何故呌做本業?答:以其辭世俗而專務為耶穌事為本業,又耶穌顧寵之如本業故也。問:教友要聽誰之命?答:若論教事,該聽所屬鐸德之命。問:列鐸德、副使等格吏聽誰之命?答:該聽所屬主教之(227)命。問:列主教該聽誰之命?答:該聽羅瑪主教之命。問:何故該聽羅瑪主教之命?答:因為吾主耶穌定伯多羅為教尊,又命繼伯多羅位者有其權。伯多祿定其位在羅瑪,所以羅瑪主教為天下之教首,代吾主耶穌掌管聖教的事體。
經傳會議第四十七章
因吾主耶穌訓人未編書,所以使徒之多亦然,惟以口傳授教矣。然盡心傳訓,所揀之徒希圖其傳流不已。葆琭所謂的莫竇爾受吾之訓,宜授與他教信德(228)之人,使其亦傳訓他人者是也。夫聖訓如神寶,吾主寄之使徒。使徒寄之初立之主教。主教寄貽繼其位。自教興至今,世世流行無已矣。初集書者乃瑪竇使徒,為如達之進教編福音。不數年,伯多羅之徒瑪耳谷亦編福音福音,似纂瑪竇福音之切要也。路嘉為葆琭之徒,亦編福音,乃以實錄闢假使徒之訛舛。終若望,至吾主復活後六十餘年,方籍福音以攻不認吾主耶穌為真主之異端,先紀照像焉。保琭及餘使徒之書札有寄以訓各方教會者,亦有特諭一人者,隨事宜。(229)使徒中惟伯多羅、保琭、若望、亞奇伯、瑪竇、達陡六聖之書至今存傳。其餘□[42]使徒毫無存厥書矣。然請使徒與福使之書,非其私念也。蓋聖神恃照引畫之,如每瑟列先知之書焉,以所載者無不必確信也。且使徒教訓以多編書,以少所以教統全存于授傳各處。教會所信道理,所守規矩,而厥始不可考者,從來以之為使徒之授傳。若公教會斷之尤明,而所斷之理最顯者乃公議所厥者也。夫公議乃使徒親立其法而貽後。蓋異民既入教甚眾,如達之教友欲令其受(230)損割之禮,全守每瑟教規。使徒與鐸德集會于柔撒冷議論其說。伯多琭先諭眾,眾亦聽保琭與巴納伯之言。亞奇伯引古經以証異民皆必尋慕真主,竟協心決斷,而定立永案。其案曰:聖神及我等之意見,不可命汝輩別事,惟命汝戒邪神之膳壓血及邪色耳。自彼以後,凡遇聖教難解之端,列主教會議而斷之。每依例集會,聖神必主之,不許差謬。正會議所定之諸端,在教者皆信從。若不信服,以之為執迷異端而絕之出教會矣。(231)
經傳會議第四十七章問答
問:耶穌言行誰紀錄?答:四福史便是。問:四福史有何名字?答:第一名瑪竇,即使徒也。第二名瑪耳谷。第三名路嘉。第四名若望,亦使徒也。問:四史所編書有何名?答:福音。問:福音外還有別經?答:另外還有路嘉所編列使徒之跡,保琭札十四封,伯多羅札二封,雅奇伯札一封,若望札三封,達陡札一封,若望照像一冊便是。問:耶穌教事情編經載之全否?答:不全。問:經內既不全,何處載得全?答:載傳全內。問:何謂傳?答:就是(232)傳授之訓,耶穌授之于使徒,使徒授之于主教,先主教常授于將繼其位後主教。自古到今,流行不絕。問:或經或傳內遇不明白之處,如何決疑?答:列主教會議伏聖神之引,決疑不謬。問:會議規矩自幾時起端?答:自使徒行教之時,列使徒始會議。問:何故使徒會議?答:如[43]達人亂說不受割禮,奉耶穌教無益,煽惑許多教友之心,所以使徒會議合意不必守割禮,大安慰眾教友之心。問:若人怕會議有差不肯服所定端如何斷得其疑?答:斷不得了其疑,出于錮執之心便為異(233)端,不算為教中人了。
如達國敗第四十八章
耶穌已升天大約越四十年,柔撒冷頹敗,如吾主先年言焉。蓋如[44]達人已為天主之民,宜不可屬異民管,故叛反了。羅瑪帝一國各處殘死者甚眾矣。竟㣿巴先帝之子苐德氏圍柔撒冷,久攻而獲之。從來爭戰未有過于當時慘酷。圍時飢患至極,人食人,亦有母子者。柔撒冷內死不少一百一萬人。聖殿燬燼,城屋都傾毀。如是天主顯義,怒罰殘邑殺許多先知、終弒本(234)主本神耶穌基利斯督極重之罪。如達人不肯認之為救主,而坐羅瑪之奴,被逐出原鄉,散于天下,始遭苦厄賤辱,至今一千七百年,猶泥之而脫不出。本土已失,他方無權矣。自上古聖祖亞奇先說國權不出如達,到萬民所望者臨格時,亦得証驗矣。蓋耶穌神國旋行天下萬民,如達世國旋敗滅。自古到彼如達合為政統。自彼以後絕不然也。以前天主選之,久存其民,特護邑以表預治人跡,以施訓萬民,終隳覆之,以示正。正教不依附其所不拘束其種矣。古教之(235)禮儀、如達國之度皆廢矣。蓋殿既毀,祭與古約諸禮皆無其時也。過矣!國度惟依臘爾王許土既陷沒,其度亦歸無用矣。是以古教諸端,今奉教者惟必守正心之道法耳。夫道法不過性理,良心不拘何處何時,永得其用也。
如達國敗第四十八章問答
問:耶穌教行天下時,如達國何如?答:耶穌教一面行,如達國一面敗。問:如達國怎麼敗?答:叛反羅馬皇帝。問:何故叛反羅馬皇帝?答:妄思己為天主之民,不可(236)屬異民管。問:如達人得勝羅馬人否?答:不得勝而殘敗之。問:相戰時,如達人遭何苦難?答:各樣患難都遭了。從開闢以來未有如此慘酷之亂。問:誰攻柔撒冷城?答:羅馬帝太子名呌苐德便是。問:圍城時,城內死多少人?答:死一百一十萬人。問:城與聖殿堅守否?答:不得存了,那時節都焚燼了。問:如達國何故受如此極苦之厄?答:天主要罰他國殺許多先知,且弒吾主極重之罪。問:如達人到何時受如此的患難?答:他們的患難到如今還沒有萬。目下散于天下到處受(237)苦辱。問:古教的誡如今還該遵守否?答:古教的誡法有三樣,一樣就是敬天主的儀文,一樣是治國的法度,一樣是正心之道法。儀文與法度不該守了,道法是該守的。問:古教敬天主儀文為何如今不該守?答:其儀文都是表未來救世主,都倚附聖殿,如今救世主來了,聖殿毀覆了,所以儀文無所施也,無用了。問:如達法度在聖經,何故不該守了?答:其法度不過是為治本國所立,不使本國人與外教異民雜亂。如今本國滅了,萬民得正教,所以不用如達國的法度。問:(238)古教正心道法何故如今還該遵守?答:此道法無他,就是性理、良心,處處時時不能缺少。
使徒行實第四十九章
諸使徒傳福音受勞苦甚多,常遊行做貧窮,或倚手藝,或倚教友之哀矜渡活,饑渴寒暑,狂風劫盜夜醒諸患難皆遭之。又務伏抑本身,立克己之法,勉教友而多齋守夜他行苦工矣。異民以之為如達人而賤之。如達民以之為倡新教而恨之。每化人入教必務訓之,特公迪時私引。且付洗等秘跡。立鐸德、副祭,定(239)各處新會規矩。且今立教會之所,或返復顧之,或遣徒,或寄書札以堅其信德,以改漸入之謬。不信厥言最多,且百般誣之,以其神跡為邪術,指之為妖人亂賊,廢自古行之教,以新說外俗來蠱惑愚民者也。牽之官署,監之鎖之杖之。有時,眾民擊石趕逐之。吾主耶穌先語之,為其名遭眾之恨。果已驗矣。然耶穌先許之剛勇,仗聖神降臨,實獲之壯膽,挺身諸苦之中,毫無退懼之念。況益覺慰樂。蓋明知力戰後有義冕旒候之在天,故仰望後世,而輕忽現世之萬苦,竟以(240)血証所傳之實,耶穌復活之真。而皆致命所受之刑不等。聖伯多羅被釘十字架,聖葆琭被斬。二位為諸使徒之宗,同日死在羅馬帝搦落氏下。搦落為天下無數之惡者,始捕害聖教會也。
使徒行實第四十九章問答
問:吾主耶穌的使徒怎麼傳教?答:受無數的苦楚。問:受何苦楚?答:遍遊傳教,凡寒暑饑渴狂風盜賊諸般患難都受了。問:他們怎麼待自己?答:克己甚嚴,多齋守夜祈禱,各立苦工的表樣。問:異民怎麼視他們?答:(241)視他們為如達人而輕賤之。問:如達民怎麼視他們?答:視為新說、廢本教的人而仇恨之。問:使徒傳教若遇人信從如何引他于正路?答:殷勤教訓,時公時私迪他們付洗等祕跡,立主教、鐸德、副祭,定各處教會規矩,甚費心力。問:使徒教人、勸人、化人,人人都信從他們否?答:信從的少,不信的多。問:不信從的怎麼待使徒?答:有多喪良心,加百般誹謗,狠害他們。問:怎麼誹謗?答:指使徒為妖賊,白白來攻自古鼎立的交,撒怪誕,蠹惑愚民。問:他們怎麼害使徒?答:拉他們官府(242)衙門,受杖受監。有時百姓大小打石頭逐他們如癩狗。問:使徒遭這樣害,還敢傳教否?答:自然挺身向前,總無退縮之念。問:他們怎麼有這樣大膽量?答:一來記得吾主親自受苦難而先示他們該為其名多受苦,所以喜歡用此苦表感激之情。二來聖神降臨以後,他們的心定了于善。三來他們仰望天堂之福,所以視苦難為真安永樂之門路。問:他們怎麼証所傳的教?答:先以行言証之,終以血、以命確証,所以為吾主都致命了。問:他們怎麼致命?答:所受的刑不等。問:(243)伯多羅、葆琭諸使徒之宗怎麼致命?答:同一日死在羅馬,被釘十字架。保琭受斬。問:[45]那時羅馬皇帝就是第一個皇帝禁捕聖教會。
聖教受捕第五十章
聖教會受捕幾乎三百年,而致命者無數也。奉教大槩伏手枝度活,謙讓端正異常,毫無害人,多行神跡,痊人病,哀矜貧窮。奈何不免眾之憎恨,以基斯當之名罪之。因無土木偶塑而敬天主,以心以靈,即以之為不敬神矣。因闢眾自久從之邪神左術,即責之為(244)匪類悖戾,因不從俗好戲優,而禁博奕,戒㐫酒,多齋,淡食粗衣,眾顧之為漆黑難交之人。其諄論後世復活,棄現福,望後賞,即視之為狂愚焉。況異端所犯婬污概坐于教會,是以王官民等協心欲絕其類,即牢之、流之、鎖之,抄沒其家產,使挖諸鑛,竟問死罪。王吏見教士不惜命,喜死焉。入永生之門。苦之以百端慘刑,日尋益酷,或騎之利木馬上,以重物縋腳。苦鞭之,或以鐵梳遍刮肢體,或火把燒脇旁,或睡之于鐵灶床,坐之于鐵灴椅。時以慢火久熬之。或巨鑊中煎。或(245)剝皮,或砍手斷足。或以鋸判解剮眼睛、捶剔牙齒,抽拔指甲,活挖腹抽腸。或丟于惡犬熊獅等野獸噬之。或以滾油鎔鉛瀝之。或徧身擦蜜,以供蜂蟄。奉教之多受苦,不惟一時一次,乃久磨之後有再牢于極黑、最臭獄內,滿地[46]布釘、碎玻璃。大概竟受斬焉。
聖教受捕第五十章問答
問:天主教被仇害到幾久?答:到三百年。問:誰作天主教的仇?答:帝王官府百姓都有作其仇者。問:教中如此遭眾人之恨有何罪孽、何利害?答:無罪,毫無害,常(246)為善,遍施恩,人白白害之。問:怪他們甚麼事?答:怪他們不敬俗神,不拜菩薩,攻闢眾人自古從的教道,不喜世福,而諄說天堂地獄之情。問:他們被仇何害?答:被流、監牢,被鎖,而強掘拙挖諸鑛,終被殺。問:教友既死,其仇心滿否?答:不曾滿,死前要酷刑久苦之,死後要丟棄其屍,不許埋葬。問:加何酷刑?答:說不盡百般之苦,或用鐵梳遍刮膚體,或火把燒脇旁,或令臥鐵牀上,而下以火久久熬之,或巨鑊裡煎之,或燒灴鐵椅坐之,或剝皮鋸解體。日日想新法,愈利害磨難奉(247)教的人。問:如何利害教中人有何意?答:欲滅聖教。問:滅了否?丕反加其數,聖賢所說致命者之血,為進教者之種是也。問:致命者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貧賤是富貴,何等樣人?答:男女老幼富貴貧賤都有。
証認異名第五十一章
為聖教受窘苦而未死,謂之認士,以其人前毅然認耶穌之道也。生平教會中皆敬之。若致命謂之証士,越敬之。其聖屍所餘寶存之,以香液抹,以錦帛封。即一點之血,都收存不棄。每年眾友集會追敬其聖誕。(248)蓋以其入常生之日為誕也。夫諸誕日同主日瞻禮,眾詣厥墳墓,謝天主賜聖人毅量,祈聖人代求天主。又自勉學其德行,所以公讀其行實,設其受苦之像,以便訓悔愚人。且天主屢顯聖跡于其墓。且受苦之時,亦屢顯應。所以觀之者多倏然心化,愛慕聖教。時或審之之官,刑之之隸,亦然如是。教士死者越多,而奉教者越眾。其數雖日增益,而足成大軍,毫不用保,已避虐王狼官之酷害。在教有全陣之多,寧甘致命,不使勇生叛如聖貌利雀之陣是也。蓋一人入教即(249)學聖使徒之訓。按夫訓國王之權,為天主所托也。握之者,雖惡必敬其權,如僕役事暴虐之主,亦必効矣。至今聖教念致命之冊,存証認士之名,而其行之畧表焉。有公會所敬聖斯德望、老楞佐,聖瑟巴曲,聖未增德,聖女依搦斯,聖女路濟亞等,皆是有受苦難之君[47],為本教會特敬者,如呂都農敬聖依肋耨巴里,敬聖多你削伯多瓦教,聖呂仙瑟諾,敬聖女葛隆把苐未遏,敬聖白你諾等是矣。
証認異名第五十一章問答(250)
問:聖教所謂認士是誰?答:為吾主耶穌受苦楚而未死者是也。問:何故名為認士?答:因為他們不怕苦,在人前認吾主耶穌之名。問:聖教會如何待認士?答:平生敬之。問:受苦為聖教而死者如何名之?答:名之証士,因以成致命之功,越發敬之。問:如何敬之?答:欽收其聖屍,香液擦之,錦帛包之。雖一點血都撿收。問:其死日如何名之?答:名之為其聖誕。問:何故謂之聖誕?答:因為那一日,其靈魂升天,即進常生之境。問:那一日教友有何規矩?答:大家聚集于致命之墳墓,奉(251)瞻禮。問:如何奉瞻禮?答:感謝天主加人之德以致命,求致命者作主保于天主臺前,念其行跡,而設其苦楚之像,以相勵勉,學其聖範。
教會得平五十二章
聖教既三百年忍苦楚,天主竟賜之太平矣。蓋自皇帝公蒼丁從信正教以來,無人害之。窘迫時,教友等集會,多深夜隱密之所。太平以後,白日集會,公公朗朗,詠誦禱課。各處建立華殿,增獻聖器,金帛、寶貝以飾聖所,以盛聖事。各堂封厚祿以供燈蠟,修膳以俸(252)格吏;以哀矜貧窮,多立各等養濟院矣。奈何眾教友之中有始衰落其德者,以奉教無險,俗念未化,全不輕也財樂,未實望天福。冐入教,先誘談眾心。是以有欲靜修教規者,遁世潛藏也。以其不接交于俗人,謂之獨士。精粹多在厄日多。聖安當始振興。合之為院。其中有存古傳之規。蓋自教始行,有學聖若翰及諸先知遯俗眾、修道者也。獨士輩槩住曠野,盖小蓬以棲身,白日織蓆編筐等,行易工常想聖經。每日持齋,惟食一飡,近夜方食。槩以水以素餅為糧。晚夜集合(253)祈禱,少眠,默然肅靜,務習各德行。其手工不獨足以養之,且以所餘普施貧窮。全順院長之命,其數不日甚眾。有幾千,屬一長院。夫長者,謂之阿巴也。亦有婦女學其靜修。蓋從教初行時,多有守童身者。教會既平,或城或野,集合成大院。數大聖人定男女修道之規,最行于西洋焉。
教會得平第五十二章問答
問:聖教會幾時平?答:傳行三百年後,羅馬皇帝公蒼丁蒙天主恩入教,教會纔得太平。問:聖教太平後如(254)何行教事?答:都是公公朗朗行的。問:在那裡行教功課?答:各處起極華麗的天主堂。問:那時教友比前時熱心否?答:不,反有冷淡了,比不得窘迫時熱心。問:教友為何冷淡?答:因為以奉教為便宜之事,多有俗情未化,而冐入教的。也有雇體面、圖世福,所以混沌于道理,冷淡于神功。問:那時有熱奉事天主的人,用何法?答:多有遯世,徃曠野裡面靜修,所謂獨士是也。問:在曠野如何靜修?答:住在小蓬,常默想聖經,白日織蓆編筐,晚夜祈禱,少睡常齋。問:誰養他們?答:其手工(255)勾養他們,還有餘,所以施濟貧窮。問:他們如何守斎?答:每日這吃一飡,近夜纔食。大槩以白水素餅為糧。問:各人隨便行否?答:不,最忌本意。大槩屬院長,細細勤勤聽其命。問:獨士何處多?答:厄日多地方。問:誰在那裡振興董率?答:就是聖安當。問:先聖安當有了獨士否?答:有了,從聖教行以來,常有學聖若翰與古先知遁世靜修。然初時少,從聖安當以來最多。問:婦女已有獨修否?答:亦有,從聖教行以來,無數女守貞,婦守寡。聖教遭窘迫時,在各本守聖教。既太平,他們集會成許多大院。(256)
[1] 底本為“楊”,今改。
[2] 底本空兩格。
[3] 底本闕“荅”,今補。
[4] 底本為“侮”,今改。
[5] 底本為“畫”,今改。
[6] 底本闕“血”,今補。
[7] 底本為“礻各”。
[8] 底本為“礻呂”。
[9] 底本為“礻丙”。
[10] 底本為“教”,應為“救”。
[11] 底本為“德”,應為“得”。
[12] 底本為“羞”,應為“差”。
[13] 底本為“更”,應為“是”。
[14] 底本為“荅”,應為“假”。
[15] 底本為“與”,應為“于”。
[16] 底本為“荅”,應為“問”。
[17] 底本為“餘”,應為“預”。
[18] 底本做“瑪亞利”,應為“瑪利亞”。
[19] 底本為“疒”+“弯”。
[20] 底本為“疒”+“弯”。
[21] 底本此處為“誘惑”,上文為“誘感”。
[22] 底本此處有刪改。
[23] 底本為“答”,今改。
[24] 底本為“利”,今改。
[25] P179
[26] 底本為“見”。
[27] 底本為“汗”。
[28] 底本有塗改。
[29] 底本為“模”。
[30] 底本為“模”。
[31] P220
[32] 底本為“百”。
[33] P212
[34] 原文如此。
[35] P214
[36] 底本為“近”。
[37] 底本闕“第”。
[38] 底本為“的”。
[39] 底本為“存”。
[40] 底本為“副”。
[41] 底本闕“問”。
[42] 230
[43] 底本闕“如”。
[44] 底本闕“如”。
[45] 底本如此。
[46] 底本為“氐”。
[47] 底本為“郡(君邑)”。
本文由汉语基督教研究网[CCSnet.cc]—汉语基督教文献馆[CCT.CCSnet.cc]发布。该文章由本站收集、整理、录入!请勿他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